拔罐療法因有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祛風化濕等效果,即使過程中會造成痛楚,仍有不少人採用,但部分人對相關療法卻存有誤解。有中醫師表示,市民常見的誤解包括以為整個背部都要「下罐」、於不適位置「下罐」才有效,以及拔罐後的痕迹愈深色愈好等。中醫師提醒,如拔罐後有出血、出現水泡或化膿情況,應做好護理,以防感染。
一般而言,拔罐是藉火燃、抽氣等方法,使罐吸附於身體表面,對經絡腧穴造成局部的負壓和溫熱作用,以達到治療效果。註冊中醫陳俊傑表示,根據拔罐的時間、手法和不同藥物的配合,可以有很多功效或作用,最基本是溫通經脈、行氣活血、散邪解表,但血糖或血壓過高、患嚴重心腦血管病人士和孕婦均不宜進行。
溫度吸力影響深淺 或扯傷肌肉
他指,「走罐」是一種常見的拔罐療法,即把拔罐在表皮上吸啜遊走,有鬆弛筋骨等功效;「刺絡拔血」則是先用梅花針在皮膚表皮刺出血,再藉拔罐放血,有治熱毒、挫傷和多種瘡的作用。
拔罐後的位置會留下「罐印」,一般持續數日便會消退,部分人以為「罐印」愈深色便愈好,但陳俊傑指,罐印顏色深淺不一有很多原因,「如果操作正確,例如時間、溫度、吸力等適合,深色即代表該部位本身的病患較重,如瘀、濕、痰、寒或上述混合」,又如肢體之前如曾有外傷並不時呈痛楚,罐印位置同樣會呈深色,宜配合中藥作治療;但如留罐時間太長或吸力太大,導致皮膚或肌肉被扯傷,皮膚同樣會呈深色。
現水泡化膿 做好護理防感染
他亦提到,有些人會以為拔罐時整個背部都要「下罐」,陳解釋,如身體較弱人士「下罐」太多,會更易令真氣散失,翌日只會更加疲勞。另外,部分人覺得哪個位置不舒服就應在該處「下罐」,惟他指「下罐」時應根據患者的體質、皮肉豐厚度等因素,適當地選擇在接近、遠處或對側等部位「下罐」,才會有更好效果。
部分人完成拔罐後,「罐印」位置或會出現水泡,陳俊傑指根據不同人的體質、身體疾病和策略,下罐的位置可以呈稍紅、潮紅、黑、起水泡以至化膿等情況,如出現水泡和化膿,或曾進行「拔血」,均建議患者用薄紗布蓋着有關位置,以防感染。
常見拔罐謬誤︰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hoto.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7OG-S00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7OG-S000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7OG-S000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7OG-S000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7OG-S00005.jpg"}}{{/hket:inline-image}}
消委會.刮痧︳刮痧顏色越深越好? 6種出痧情況病症拆解【5類人忌刮痧】,詳情即睇:【下一頁】
撰文︰歐文瀚
責任編輯︰林子豐
-
何家最靚千金|何超欣無意繼承家族生意 避談超蓮婚訊:任何人結婚都恭喜 |
|
-
肥仔@ERROR被性騷擾驚蛋蛋不保? 「作為一個藝人 我唔識處理」 |
|
-
香港國安法|公共圖書館完成處理明顯違國安法藏書 收到舉報會即下架 |
|
-
大學排名|港院校12科躋身全球20大 港大牙醫排第3冠亞洲 |
|
-
懷舊租盤|500呎「雅裝」唐樓月租叫價$8200 全居懷舊瓷磚被嘲似龕場 |
|
-
隱形戰隊|李天縱驚爆生完無耐就要拍打戲 為角色瞓身演出:拍咗50次吊威也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消委會.刮痧︳刮痧顏色越深越好? 6種出痧情況病症拆解【5類人忌刮痧】
|
-
中醫養生 │ 「暖宮」一條龍療程 非人人適合 亂試恐傷身
|
-
睡眠不足|睡前1小時要關燈! 醫生教3大睡前伸展動作助入眠
|
-
傷口上灑鹽|人妻不幸流產 奶奶怪責「到底點照顧胎兒」 人夫霸氣護妻:阿媽你自己生
|
-
樂極生悲︳48歲寡婦與細11歲壯男一夜情 突猝死被埋屍草地 醫生拆解「性猝死」
|
-
天妒英才|《哈利波特》男星Paul Grant「9又¾月台」暈倒 送院證腦死亡猝逝 終年56歲
|
-
星期三靚湯︳春天潮濕身體沉重眼乾易倦 中醫教3招+「升陽益氣湯」補氣祛濕
|
-
突然病發|男子美食廣場 趴桌睡一日驚揭早已猝死 食客伴屍吃飯渾然不知
|
中醫療法 │ 拔罐愈深色 不代表效果愈好 體弱「下罐」太多 反損真氣致疲勞 - 晴報 - 健康 - 中醫養生 - D230226
中醫療法 │ 拔罐愈深色 不代表效果愈好 體弱「下罐」太多 反損真氣致疲勞 - 晴報 - 健康 - 中醫養生
拔罐療法因有溫通經脈、行氣活血、祛風化濕等效果,即使過程中會造成痛楚,仍有不少人採用,但部分人對相關療法卻存有誤解。有中醫師表示,市民常見的誤解包括以為整個背部都要「下罐」、於不適位置「下罐」才有效,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469886%2F%E4%B8%AD%E9%86%AB%E7%99%82%E6%B3%95%20%E2%94%82%20%E6%8B%94%E7%BD%90%E6%84%88%E6%B7%B1%E8%89%B2%20%E4%B8%8D%E4%BB%A3%E8%A1%A8%E6%95%88%E6%9E%9C%E6%84%88%E5%A5%BD%20%E9%AB%94%E5%BC%B1%E3%80%8C%E4%B8%8B%E7%BD%90%E3%80%8D%E5%A4%AA%E5%A4%9A%20%E5%8F%8D%E6%90%8D%E7%9C%9F%E6%B0%A3%E8%87%B4%E7%96%B2%E5%8B%9E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469886/%E4%B8%AD%E9%86%AB%E7%99%82%E6%B3%95%20%E2%94%82%20%E6%8B%94%E7%BD%90%E6%84%88%E6%B7%B1%E8%89%B2%20%E4%B8%8D%E4%BB%A3%E8%A1%A8%E6%95%88%E6%9E%9C%E6%84%88%E5%A5%BD%20%E9%AB%94%E5%BC%B1%E3%80%8C%E4%B8%8B%E7%BD%90%E3%80%8D%E5%A4%AA%E5%A4%9A%20%E5%8F%8D%E6%90%8D%E7%9C%9F%E6%B0%A3%E8%87%B4%E7%96%B2%E5%8B%9E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65000/3469886/0227OG-S1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65000/3469886/
健康
中醫養生
503
3469886
514
514003002
健康 中醫養生
治療,拔罐,中醫
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中西療法,拔罐,實體詞,行業,中醫
@Health+
位置 深色 身體 罐印 效果 作用 水泡 時間 療法 陳俊傑 痛楚 經脈 行氣 部位 體質 皮膚 患者 功效 吸力 表皮 人士 治療 背部 溫度 謬誤 消委會 表面 經絡 腧穴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