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痔瘡爆血|媽媽為中三兒子洗內褲 驚見血漬憂患大腸癌 醫生揭3關鍵誘痔瘡爆發

發佈時間: 2023/03/05

痔瘡並非只有老人才會患上的病!台灣一名母親發現就讀中三的兒子,內褲上莫明出現血漬;由於憂心對方患上大腸癌,於是急忙帶往醫院求診。經診斷過後,醫生發現少年出血原因為痔瘡破裂。醫生指出,痔瘡並非老人病,不少年輕人受生活習慣影響,亦非常容易患上痔瘡。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蝸居都可操手臂、胸肌! 3個伏地挺身動作收緊拜拜肉

{{hket:ul-video id="7743"}}{{/hket:ul-video}}

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陳威佑於Facebook專頁分享上述病例,指該名母親為中三兒子洗內褲時發現內褲上沾有血漬,擔心患上大腸癌,於是慌忙帶兒子到醫院求醫。最終經醫生診斷後,才發現是患上痔瘡。

陳醫生表示,很多人認為大腸直腸外科,例如痔瘡、大腸息肉、肛門脫垂等疾病,都是老人才會患上的「老人病」,但事實上,大腸直腸外科一直以來都有不少青少年及孩童求助個案,甚至有不少中學生因為痔瘡「爆血」而求診。

陳醫生指出,無論青少年或兒童,其實都有患上痔瘡的風險;當中最高風險族群,一般都是因為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例如長時間坐著、纖維攝取不足、水分攝取量不足等。

不過年輕人患痔瘡,通常不需要手術治療,只要定期複診、調整生活飲食、配合藥物治療,病症多數就可以獲得改善。陳醫生提醒,不少年輕人因尷尬不敢求醫,因此導致病情延誤,呼籲家長如發現孩子內褲上有血漬,一定要盡早尋求醫生協助。

3大患痔瘡誘因

  • {{hket:inline-image name="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e448d7eb-d573-4631-bd35-ac13ff799b2a.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b28828d-045b-461a-8f90-4a49cf600ec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376f1f6-46f7-425f-b0a3-0306696feb8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3319fd6-d720-4fd2-ac64-c9b90095a7f8.jpg"}}{{/hket:inline-image}}

 

  • 長時間坐著:學生大多數時間都在課室上堂,特別是大型考試的時候,有時候一坐就是3至5小時,直到午飯時間才能起身走動。長時間久坐,會令痔瘡組織維持於高壓狀態,此時相對容易產生「內痔」或「外痔」。
  • 纖維攝取不足:中學生愛吃炸雞、甜品,這類食物往往缺乏足夠纖維,而纖維又是讓糞便維持「糞便容積(Stool volume)」的重要關鍵;當纖維攝取不足,糞便容積下降,令排便間隔延長、糞便變得更硬,導致如廁時需要更加用力,令痔瘡更易生成。
  • 新陳代謝快但飲水不足:許多中學生假期喜愛參與戶外活動,大量活動量會令體內水分蒸散加快,一日內從腋下蒸散的水分甚至可達1,000毫升。如果飲水量不足,人體只能從大腸中的糞便萃取水分,令糞便變得更乾更硬,令痔瘡更容易形成。

3種常見便秘類型

台灣營養師李婉萍,之前曾於其Facebook專頁中指出,臨床上有3種常見便秘類型,而不同類型需藉由不同的飲食和生活調整緩解:

1. 有便意卻無法順利排便:

常見於生活工作壓力大、步調快、容易緊張的人士,特別是經常會錯過上廁所時間、食量較大或經常需要應酬的打工仔;累積太久容易產生口臭、皮膚黯沉,甚至增加三高風險。在生活習慣上,建議先養成固定如廁時間,同時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以上的水(或可以每公斤體重x30至40毫升計算);在飲食方面,需補充水溶性膳食纖維,有助產生軟化糞便,並降低體內膽固醇,例如海帶、昆布、紫菜、燕麥、菇類等含有果膠及β-葡聚醣的食材。

2. 偏硬顆粒狀糞便:

常見於食量少、飲水量少、蔬菜水果攝取不多、有挑食習慣的人士,容易持續多天沒便意,排便時卻會像羊大便般偏硬的顆粒狀,另外放屁也會特別臭、容易疲倦乏力、皮膚變得粗糙、容易長暗瘡、顯老。在生活習慣上,建議每天要喝至少3,000毫升的水,同時可於早上攝取10毫升的油,如喝橄欖油或牛油果油,又或拌油的生菜沙律,有助腸道蠕動;在飲食方面,需補充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例如西芹、西蘭花、牛蒡、竹筍、豆類、堅果、番石榴、熱情果等,口感較硬但有助增加糞便體積,又有飽足感。

3. 糞便經常黏在馬桶上:

常見於愛吃肉和水果,但蔬菜攝取偏少的人士,飲食比例不均容易令內臟脂肪、體內膽固醇和瘜肉增生率提高;這類人士的糞便黏性較強,沖廁所時容易黏在馬桶壁上,及後需要用刷子清理。在飲食習慣上,營養師建議這類人士需要保持營養均衡,多補充水溶性和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例如可以進食竹筍香菇雞湯或排骨湯、粟米海帶雞湯或排骨湯、銀耳蓮子湯、五目炊飯(內含牛蒡、紅蘿蔔、黑木耳菇類等)。

4大原則助排便順暢

李婉萍提醒大家,飲食上應該盡量在主食和配菜多含膳食纖維、減少精緻澱粉、增加蔬果攝取,日常也要多喝水及多運動,搭配運動能夠促進腸道健康。她提醒大家要緊記以下4大原則: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_600.jpeg"}}{{/hket:inline-image}}

文章已獲「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授權轉載。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倪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