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具抵禦細菌感染功能,惟淋巴細胞一旦增生,可促成「特發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症」(iMCD)。有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指iMCD為罕見病之一,估計由細胞因子IL-6過度增生所致,由於症狀易與其他疾病混淆,誤診率較高,5年死亡率亦較其他常見癌症高。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廖崇瑜解釋,人體布滿淋巴管及淋巴腺,讓淋巴細胞循環至各個器官和組織,以發揮抵抗細菌感染的功能,而「卡斯爾曼氏症」又稱「血管濾泡性淋巴增生」,屬罕見的淋巴細胞增生疾病,發病成因及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目前認為主要由細胞因子IL-6過度增生所致,部分個案與愛滋病病毒(HIV)及人類疱疹病毒8型(HHV-8)有密切關係。
他續指,「卡斯爾曼氏症」可細分為2類,包括單元卡斯爾曼氏症(UCD)、以及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症(MCD),UCD患者一般較年輕,會出現局部淋巴結脹大,但一般無其他病徵;MCD患者則年紀較大,全身多處淋巴結受影響,可伴隨發熱、盜汗等,且可基於HHV-8及HIV的感染狀態,再細分為HHV-8相關性MCD及特發性MCD(iMCD)。
徵狀易混淆其他疾病 診斷難
廖說,iMCD是一種嚴重慢性病,據估計,美國每年約540至960宗新病例,若按此推算,香港每年新增約10宗病例,但其常見臨床症狀如發燒、食慾不振、淋巴結腫大等,與部分自身免疫病及癌症所引起的症狀重疊,增診斷困難;在缺乏適當治療下,iMCD可引致器官衰竭及其他危及生命的疾病。
他引述研究稱MCD的5年死亡率為35%,較乳腺癌及前列腺癌高,iMCD的患者患癌風險更增3倍,在標靶藥面世前,約35%的iMCD患者在確診後5年內死亡,60%在10年內死亡。幸近年有研究發現,IL-6抗體治療可有效持續治療長達至少6年,60名iMCD患者中,7成人接受相關治療持續控制病情至少6年。
持續抗體治療 有效控制病情
何小姐在2020年中起持續出現發燒症狀,約1周發燒2次,精神狀態欠佳,影響工作表現且要常請病假,其後體重下降。直至前年8月,其病情再度惡化,炎症指數、血色素、肝酵素等指標偏高,進行抽骨髓檢查後更發現淋巴細胞有增生迹象,確診患上iMCD。她初時一直接受支援性治療,但因仍不斷發燒,去年尾起接受IL-6抗體治療,每3周1次,至今沒再出現發燒症狀,重拾生活節奏及質素。
但廖崇瑜提醒,治療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宜與醫生討論,再按個人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合適治療方案。
記者︰梁薾心
美術:招潤洪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廖崇瑜(左)指,卡斯爾曼氏症患者患癌風險較高。圖右為香港罕見疾病聯盟會長曾建平。
-
何家最靚千金|何超欣無意繼承家族生意 避談超蓮婚訊:任何人結婚都恭喜 |
|
-
肥仔@ERROR被性騷擾驚蛋蛋不保? 「作為一個藝人 我唔識處理」 |
|
-
香港國安法|公共圖書館完成處理明顯違國安法藏書 收到舉報會即下架 |
|
-
大學排名|港院校12科躋身全球20大 港大牙醫排第3冠亞洲 |
|
-
懷舊租盤|500呎「雅裝」唐樓月租叫價$8200 全居懷舊瓷磚被嘲似龕場 |
|
-
隱形戰隊|李天縱驚爆生完無耐就要拍打戲 為角色瞓身演出:拍咗50次吊威也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港鐵票價掛鈎物業利潤最多減0.8% 額外扣0.2% 推算今年加價2.45%
|
-
去年接獲607宗升18.6% 保險索償投訴1成涉疫情 快測陽性不獲賠
|
-
不逾3年不超3公頃 改善海濱寬門檻 政府擬修例批准部分維港填海工程
|
淋巴罕見病 「卡斯爾曼氏症」比癌症更致命 - 晴報 - 港聞 - Healthy Life - D230302
晴報,Healthy Life,港聞
淋巴罕見病 「卡斯爾曼氏症」比癌症更致命 - 晴報 - 港聞 - Healthy Life
淋巴具抵禦細菌感染功能,惟淋巴細胞一旦增生,可促成「特發性多發性卡斯爾曼氏症」(iMCD)。有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指iMCD為罕見病之一,估計由細胞因子IL-6過度增生所致,由於症狀易與其他疾病混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472905%2F%E6%B7%8B%E5%B7%B4%E7%BD%95%E8%A6%8B%E7%97%85%20%E3%80%8C%E5%8D%A1%E6%96%AF%E7%88%BE%E6%9B%BC%E6%B0%8F%E7%97%87%E3%80%8D%E6%AF%94%E7%99%8C%E7%97%87%E6%9B%B4%E8%87%B4%E5%91%B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472905/%E6%B7%8B%E5%B7%B4%E7%BD%95%E8%A6%8B%E7%97%85%20%E3%80%8C%E5%8D%A1%E6%96%AF%E7%88%BE%E6%9B%BC%E6%B0%8F%E7%97%87%E3%80%8D%E6%AF%94%E7%99%8C%E7%97%87%E6%9B%B4%E8%87%B4%E5%91%BD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70000/3472905/011_01_a_20230302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70000/3472905/
港聞
503001013
007
3472905
503
503001
港聞 503001013
治療,罕見病,癌症
健康醫療,治療,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罕見病,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
患者 淋巴細胞 症狀 病情 疾病 醫生 卡斯爾曼氏症 風險 因子 細胞 淋巴 廖崇瑜 功能 器官 細菌 淋巴結 抗體 癌症 狀態 血液 循環 骨髓 罕見病 組織 多發性 腫瘤科 專科 淋巴腺 血管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