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美國研究|男性終身不婚比已婚短命 心臟衰竭亡風險高2.2倍

發佈時間: 2023/03/11

保持單身生活或比較自由,但原來也有可能帶來健康風險。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男性終身單身死於心臟衰竭風險比已婚者高2.2倍,其中缺乏社交、未獲伴侶照顧或控制飲食或屬潛在原因之一。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蝸居都可操手臂、胸肌! 3個伏地挺身動作收緊拜拜肉

{{hket:ul-video id="7743"}}{{/hket:ul-video}}

綜合外媒報道,美國心臟病學會針對當地6800名45至84歲人士作調查,追蹤研究第10年時94名患有心臟衰竭人士的婚姻狀況及健康情況。研究發現,終身單身男性的心臟衰竭死亡機率為已婚者的2.2倍,其中已調整如年齡及情緒狀態等其他風險因素。相對而言,女性的婚姻狀況與患心臟衰竭機率則無明顯關係。

單身人士或因缺乏照顧致病

科羅拉多大學的駐院醫生、該項研究主要作者Katarina Leyba指出,男士的婚姻狀況與患心臟衰竭後的存活率關係值得進一步研究。目前所知,其潛在可能性包括社交及孤獨,以及沒有伴侶照顧如健康監測、堅持用藥或接送就診等,另外尚有飲食、運動或酒精攝入等差異。

Katarina Leyba續指,隨著人口老化及人均壽命延長,有需要研究如何在老齡化過程中提供更好支持,

「並非單純食藥,我們有需要採取更精準的方法來照顧病人,特別是心臟衰竭這種慢性疾病。」

病徵包括呼吸困難咳嗽 延遲治療情況普遍

香港心臟衰竭學會過去曾發表調查指,逾9成港人均不知道心臟衰竭主要症狀是包括咳嗽及呼吸困難等,即使有症狀8成人亦未求醫。調查小組召集人曾振峯醫生指,結果顯示港人對心衰竭認知薄弱,以為症狀一定與心有關,呼吸困難及下肢腫脹等則多聯想到哮喘或糖尿症,或致延誤診治。而且患者即使有症狀亦未必求醫,但部分症狀可引致突然死亡,認為情況令人擔憂;而冬季為心衰患者入院高峰期,建議患者如有懷疑應盡快求醫。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