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新冠疫情漸過,口罩令亦已解除,但不少「陽過」人士仍有一個疑問:為何當時已接種新冠疫苗,但仍然感染新冠病毒?註冊西醫陳靖邦向《晴報》分享一宗個案指,一名年屆七旬的婆婆雖已接種了4針新冠疫苗,但數月前仍然「中招」。陳靖邦醫生坦言,要對抗新冠病毒不應只靠疫苗,相反人體內其中一個器官如可維持健康,更能有效對抗外來病毒及細菌。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生蛇」痛過生仔 接種疫苗防「蛇」纏身
{{hket:ul-video id="7744"}}{{/hket:ul-video}}
染疫後難步行現紅疹
陳靖邦醫生分享上述個案指,該名70多歲的婆婆是診所常客,身型非常瘦弱,體重大約只有40公斤。因經常深受腰背痛及關節痛楚影響,所以日常生活一直需要藥物幫助。不幸的是,她過去雖然已經接種4針新冠疫苗,但幾個月前仍然受到感染。
婆婆在感染期間出現許多病徵,致病情越來越嚴重,需要入院留醫。雖然僥倖沒生命危險,但因為長期臥床,她變得更加消瘦及虛弱。而婆婆在出院後仍有呼吸急促、咳嗽不斷、排便困難等症狀,體力也嚴重下降,連步行去洗手間也很費力。她另外更發現自己的傷口很難癒合,並且不斷有感冒病徵,身上近日還出現許多痕癢的紅疹,令她難以入眠。
經詳細檢查及抽血檢驗,陳醫生發現婆婆的肌肉量非常低,而且血液內的發炎指數上升,並有貧血情況,證明她身體非常虛弱。他坦言:「如果婆婆情況仍然持續,會有機會影響她的性命,所以須立刻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
腸道製造逾70%免疫球蛋白A
婆婆亦對自己「打晒針都中」大為不解,陳醫生解釋:「其實疫苗只是提高我們對病毒的反應能力,加強我們免受病毒感染,但不是百分百有保護作用,歸根究底都是靠我們自身的免疫力去對抗病毒和病菌。但另一方面,如果免疫系統太活躍,或反應過度敏感就會形成其他疾病。」
陳醫生指,根據近年醫學研究,腸道的微生態和進食的蛋白質數量對人體的免疫力有很大影響,「原來,我們人體中超過70%的免疫球蛋白A, 都是由腸道製造,而且腸道內有全身70%的免疫細胞,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因此,如果想有足夠免疫力,就需要維持腸道健康,所以必須有良好的健康飲食、大便習慣,並要每日充足休息。還有就是攝取足夠有益人體腸道健康的活菌,從而改善腸內微生態平衡,預防腸道疾病。」
另外,陳醫生亦表示,蛋白質是製造白血球及抗體的主要原材料,而上述個案中的婆婆因身體極度消瘦,最終醫生要與營養師及物理治療師合作,幫助她提升免疫力,改善身體健康。
疫後宜日吃3份高蛋白食物
對於疫後的飲食建議,英國註冊營養學家蕭婉芹(Kennie)曾分享指,新冠康復者在身體復元時,特別需要蛋白質和高能量的食物。因為在感染期間會失去肌肉量,免疫系統需要分解肌肉中的蛋白質以獲取胺基酸,而胺基酸能製造荷爾蒙和酶,以進行免疫反應。英國國民保健服務(NHS)建議,康復期間每天宜食用3份手掌大小的高蛋白食物。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5.jpg"}}{{/hket:inline-image}}
Kennie建議選擇優質蛋白質,例如瘦的家禽肉和魚,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另外,補充身體的能量也是重要的一環,她建議康復者多攝取澱粉類碳水化合物,例如粉麵、飯和薯仔等,目標在主餐中佔大約四分之一。她指,選擇未經精製、升糖指數較低、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澱粉類碳水化合物更理想,例如番薯、燕麥粥、糙米和麥包。
腸道微生態失衡 易致長新冠
她引述中大早前發表一項研究指,腸道微生態失衡的新冠患者,8成都出現「長新冠」後遺症症狀。Kennie建議康復者多吃含益生菌的發酵食物和飲品,例如酸奶、泡菜、天貝、蔬果酵素飲品、酸種麵包和酸菜等。
另外,亦要補充足夠水分,建議每天至少飲6至8杯水,因水能促進新陳代謝,可加快排走體內毒素,還可幫助紓緩與新冠肺炎相關的症狀,例如口乾和便秘。Kennie指,微量營養素對新冠患者康復後亦很重要,因水果和蔬菜含有最多樣化的微量營養素,建議每天進食5份水果和蔬菜。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吳梓楓
-
-
香港經濟|約6成受訪者自認對ESG概念理解有限 專家:不只關環保、做善事 |
|
-
二次人生|遇車禍險淪植物人 24歲女奇蹟甦醒努力復康 開咖啡店圓夢:這樣被救活才有意義 |
|
-
四川山泥傾瀉|四川樂山今早山泥傾瀉 至少14死5人失蹤 |
|
-
Healthy Life|想身體內外變靚減經痛? 黃佩霞教1套瑜伽動作保持年輕 |
|
-
愛回家丨劇情交代Latte被炒Peter轉職 杜大偉消失:去屯門倉唔係哈爾濱 |
|
-
Price.com.hk「精明消費之選2021」 ASUS開創電子科技新生活 |
|
-
用家分享女人之苦 藥劑師推薦真臨床實證 2星期告別頻、急、滲 |
|
-
【華盛証券抽獎】開戶即送$500現金券 參加大抽獎再贏50萬豐富獎品 |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二次人生|遇車禍險淪植物人 24歲女奇蹟甦醒努力復康 開咖啡店圓夢:這樣被救活才有意義
|
-
Healthy Life|想身體內外變靚減經痛? 黃佩霞教1套瑜伽動作保持年輕
|
-
健康精明眼|19款止汗劑產品大比併 3款獲《LDK》推薦殺菌+除臭力強
|
-
高齡孕婦|卵巢功能衰退難生育 42歲女調理3個月自然懷孕 中醫拆解35歲以上懷孕3大風險
|
-
食用安全|長者聚餐擺烏龍 水仙球根誤當洋葱燉肉 7名公公婆婆集體中毒送院
|
-
減肥陷阱︳26歲女減肥體重不跌反升 揭日飲一杯「健康飲品」出事 營養師拆解原因:屬於澱粉類
|
-
蟲出沒注意|裝修拆櫃驚現滿牆白蟻痕跡 港女求救:裝修後搵公司滅蟲?【附專家建議】
|
晴報醫療室|婦人打4針仍染疫病重+傷口難癒 醫生拆解2因素影響免疫力強弱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 D230310
晴報醫療室|婦人打4針仍染疫病重+傷口難癒 醫生拆解2因素影響免疫力強弱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雖然新冠疫情漸過,口罩令亦已解除,但不少「陽過」人士仍有一個疑問:為何當時已接種新冠疫苗,但仍然感染新冠病毒?註冊西醫陳靖邦向《晴報》分享一宗個案指,一名年屆七旬的婆婆雖已接種了4針新冠疫苗,但數月前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478681%2F%E6%99%B4%E5%A0%B1%E9%86%AB%E7%99%82%E5%AE%A4%EF%BD%9C%E5%A9%A6%E4%BA%BA%E6%89%934%E9%87%9D%E4%BB%8D%E6%9F%93%E7%96%AB%E7%97%85%E9%87%8D%2B%E5%82%B7%E5%8F%A3%E9%9B%A3%E7%99%92%E3%80%80%E9%86%AB%E7%94%9F%E6%8B%86%E8%A7%A32%E5%9B%A0%E7%B4%A0%E5%BD%B1%E9%9F%BF%E5%85%8D%E7%96%AB%E5%8A%9B%E5%BC%B7%E5%BC%B1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478681/%E6%99%B4%E5%A0%B1%E9%86%AB%E7%99%82%E5%AE%A4%EF%BD%9C%E5%A9%A6%E4%BA%BA%E6%89%934%E9%87%9D%E4%BB%8D%E6%9F%93%E7%96%AB%E7%97%85%E9%87%8D%2B%E5%82%B7%E5%8F%A3%E9%9B%A3%E7%99%92%E3%80%80%E9%86%AB%E7%94%9F%E6%8B%86%E8%A7%A32%E5%9B%A0%E7%B4%A0%E5%BD%B1%E9%9F%BF%E5%85%8D%E7%96%AB%E5%8A%9B%E5%BC%B7%E5%BC%B1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75000/3478681/00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75000/3478681/
健康
生活健康
514
3478681
514
514003016
健康 生活健康
健康問題,疫苗,新冠肺炎,益生菌,蛋白質,西醫,感冒,咳嗽,貧血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實體詞,中西療法,疫苗,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新冠肺炎,實體詞,營養素,益生菌,實體詞,營養素,蛋白質,實體詞,行業,西醫,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感冒,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咳嗽,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貧血
健康,晴報醫療室,@晴報醫療室
醫生 婆婆 蛋白質 腸道 新冠 免疫力 食物 身體 生態 晴報 疫苗 個案 人體 澱粉類 病毒 碳水化合物 症狀 陳靖邦 期間 上述 傷口 指數 紅疹 英國 肌肉量 飲食 反應 患者 生活 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