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權
潘少權

#日本伊豆半島#河津七滝#伊豆舞孃

發佈時間: 2023/03/22

#日本伊豆半島#河津七滝#伊豆舞孃

剛從日本回來,這趟去東京後,到了伊豆半島和箱根,沿富士山五湖走了一圈。去箱根的遊客多,浸溫泉,遊覧富士山也方便,相比之下,去伊豆半島的日本人更多。因為日本文學作品中,以伊豆、熱海作背景的不少。

伊豆半島依山伴海,風景優美,又有豐富的特色溫泉,特別吸引日本文學家喜愛,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和太宰治等,產生不少以此地作背景的經典作品。最負盛名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舞孃》,沒讀過原著,也可能聽過吧,又或者聽過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主演的電影版本。

故事背景是上世紀20年代,講述東京高中生川島,因長期抑鬱而南下伊豆散心。在山道上巧遇流浪賣藝人表演,決定與他們同行。旅途中,川島對於年少舞孃薰產生純潔愛慕之意,給他們的真誠和摯情所溫暖,憂鬱從而得到解脫。

故事中主角相識的地方,在中伊豆的天城山河津川上游。河津七滝指七個瀑布,初景滝是其中之一,有着電影《伊豆舞孃》中山口百惠與三浦友和雕像,正是小說中一行人走累了,在瀑布旁休息情節,是打卡景點。春寒料峭,遊人不多,乍晴乍雨,更添哀愁。

《伊豆舞孃》是作者川端康成個人寫照。他考上高中,卻無法適應宿舍生活而抑鬱,一時興起獨自走去伊豆旅行,小說中天城路之旅,也是他自己走過的路,現被設計成21公里長的觀光路綫。這條文學步道很長,卻有着文化傳承之意。

香港搞本地遊,來來去去都是到此一遊,跳不出吃吃喝喝,不在歷史文化中沉澱何來故事,如何說好?(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