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用安全|30歲女常脹氣肚痛 揭大腸內多條寄生蟲亂竄 醫生拆解成因:愛吃魚生

發佈時間: 2023/03/23

壽司刺身是不少女士的最愛,不過台灣一名30歲女子卻因愛吃刺身,導致便秘、腹瀉交替出現。醫生替她進行大腸鏡檢查時,發現她的大腸內竟藏有多條寄生蟲,而且生猛非常,不禁直呼:「嚇死我了......感覺全身癢癢的。」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懶人必做!蝸居都可用梳化、牆壁操肌 3個下肢動作收緊臀腿線條

{{hket:ul-video id="7789"}}{{/hket:ul-video}}

醫生:胃酸難滅蟲卵

台灣胰臟科醫生林相宏在Facebook專頁分享上述個案指,該名30歲女患者長期排便不規則,時而便秘,時而腹瀉,肚子經常出現莫名絞痛,特別是在上廁所前,疼痛即使在如廁後亦沒有好轉。此外,女患者的肚子也經常脹氣,即使服用腸胃藥後也不見改善。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3.JPG"}}{{/hket:inline-image}}

當他為女患者進行大腸鏡檢查時,卻發現其腸內竟藏有多條長約1厘米的寄生蟲,而且生猛非常,不斷亂竄蠕動。林相宏醫生直言:

「嚇死我了,鼓起勇氣把蟲蟲抓了出來拿去化驗,我一直到現在還是感覺全身癢癢的。」

林相宏醫生指,患者有吃魚生的習慣,估計應該是生食引起的寄生蟲感染機率最高。他提醒,不只刺身,生菜沙拉、生牛肉等生食,都可能有把蟲卵吃下肚的風險。他強調,人體內的胃酸無法殺滅寄生蟲卵,寄生蟲亦能夠在人體內繁殖。

寄生蟲入器官恐致嚴重併發症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醫生曾指出,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海魚,主要有機會感染海獸胃線蟲和某些裂頭絛蟲,惟消費者未必可以憑魚或魚肉刺身的外觀判斷是否帶有寄生蟲,因為在顏色、氣味及味道等都不一定有異樣,除非寄生蟲大得單憑肉眼已可看見。

黃醫生又指,感染常見的海獸胃線蟲後,會出現以下症狀:

  • {{hket:inline-image name="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7.jpg"}}{{/hket:inline-image}}

據本港食物安全中心資料指,一般海產常見的寄生蟲還包括蛔蟲、縧蟲和吸蟲。大多數寄生蟲會令人輕微至中度不適,患者也有可能出現紅疹和痕癢等過敏反應。在一些較為嚴重及複雜的個案,除了引致腹瀉和腹部不適外,一些寄生蟲(例如肺吸蟲)甚至有可能進入患者的重要器官(例如肺部),引起嚴重併發症。

此外,異尖科線蟲寄生在海魚、甲殼類(例如蝦)和頭足類(例如魷魚)的海產體內,是其中一種人類經進食魚類而感染的重要蛔蟲。人類如進食了生或未經煮熟而又受寄生蟲感染的魚或漁產品,有可能感染寄生蟲病(例如異尖線蟲病)。

6大高危食物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早前曾指出,今時今日要所有人不吃魚生壽司是「不切實際」,但認為高風險人士應避免進食,包括幼童、老人家、器官移植病人、癌症病人、正接受化療人士、高劑量類固醇、肝病、糖尿病患者等,以及正服食抗生素人士,至於其餘人士亦要做好風險管理。

他強調,「冷凍」只能殺蟲,不能殺菌,「記著細菌零下負80度,雪藏10年都唔死呀」。除魚生外,生食其他海產同樣存在感染寄生蟲風險,何栢良又列出其中6大高危食物,包括:

  • 壽司
  • 刺身
  • 醬油蟹
  • 醉蟹
  • 鯡魚子
  • 綠鯡魚
  • 酸橘汁醃魚

內容已獲「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授權轉載。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