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問題困擾著無數都市人,部份患者不堪「眼光光等天光」,在煩惱下選擇自行購買安眠藥服用,惟部份傳統安眠藥或會造成依賴。有醫生提醒失眠人士,應先嘗試找出導致難以入眠的原因,考慮用藥前亦應先諮詢醫生意見。有精神科醫生指出,在藥物選擇上,現時就有新一代安眠藥,透過抑制保持清醒的神經傳遞物質,幫助患者入眠,適當使用下亦能避免造成「藥物依賴」。
志強(化名)是公司管理層,新冠疫情影響下,公司架構重整,工作及人際關係都令他壓力大增,經常失眠。家庭醫生為他處方安眠藥,以為「有覺好瞓」。可惜,持續使用下藥物逐漸失效,他覺得藥力不足,瞞著醫生自己偷偷去藥房買藥,由每日一粒,大幅增加至每天服用七、八粒。不久,他開始出現頭痛、不吃藥就情緒不穩、行路不穩和手震等「吊癮」症狀。
這種情況持續了近三個月,志強終於自覺,決定向精神科醫生求助。臨床評估後,確認他患上復發性抑鬱症;原來在十多年前,他曾患上抑鬱症,治療下病情受控,卻因最近工作壓力上升、持續失眠加上不當用藥,種種因素影響下致抑鬱症復發。精神科醫生為他處方抗抑鬱藥、鎮靜劑及低劑量安眠藥,助他改善失眠及情緒問題,加上各種心理治療支援,令他精神狀態逐漸從繃緊中平復,與家人及同事間的關係也有改善。
缺醫生監察下自行用藥 或使失眠惡化
何謂失眠?精神科專科醫生黃璐璐表示,一般分為四種情況︰(一)上床超過半小時仍難以入眠;(二)能入睡,但頻頻醒來,難以進入深層睡眠;(三)常於深夜醒來後無法入睡;(四)睡眠質素差,睡醒仍感疲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每星期三次出現以上情況並持續一個月,就可界定為患上失眠。
「誘發失眠的原因眾多,臨床上不少失眠個案與疾病或生活習慣有關,包括情緒問題如抑鬱症、呼吸問題如睡眠窒息症、荷爾蒙問題如甲亢,以及生活及飲食習慣有關,例如常喝咖啡因飲品等,亦有約一成個案的失眠原因不明。」黃醫生說。
黃醫生又指,上述病人志強的個案帶出了兩個重點:第一,失眠應找出病因,對症下藥;第二,部分安眠藥有依賴性,長期服用會上癮,最重要是,不應在沒有醫生處方、監察下自行購買安眠藥服用,否則可能帶來各種反效果及副作用。
新一代安眠藥 作用機制有別傳統藥物
一般而言,傳統安眠藥有分非依賴性和具依賴性兩種,前者包括褪黑激素、抗組織胺和低劑量抗抑鬱藥,有助增進病人睡意;後者則是鎮靜劑和抗焦慮藥,若不跟隨醫生指示服用,會導致上癮,一旦上癮就需要花長時間戒除,期間更會出現「吊癮」症狀。
黃醫生說,近年有新一代安眠藥,藥物作用原理不同,屬於「雙食慾素受體拮抗劑」(Dual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透過抑制食慾素這種保持清醒的神經傳導物質,幫助病人入睡和維持睡眠狀態。有研究亦發現,新藥不會令病人產生身體依賴性或稱上癮,終止服藥也不會出現戒斷反應,亦即是吊癮症狀。
*備註:黃醫生提醒,應對失眠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按身體狀況與主診醫生討論,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hket:inline-image name="WhatsAp.JPEG"}}{{/hket:inline-image}}
-
猝死危機|鄰座女子「睡著」 拎行李等落機叫不醒 乘客驚揭一直伴屍飛行 |
|
-
告五人與吳慷仁合體拍廣告狂NG笑唔停 期待日後再邀影帝合作續前緣 |
|
-
愛回家丨許家傑率Hero籃球隊探訪護老院 趁中秋節同長者見面玩遊戲做節 |
|
-
培育人才|李嘉誠捐共6000萬予中大港大醫學院 發展人工智能設獎助學金 |
|
-
五堅情成員|黃偉晉首度於香港舉行個唱 預告唱粵語歌送驚喜 |
|
-
你好,我的大夫|27歲陳嘉慧被爆周日內地結婚 低調於五星級酒店舉行婚禮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福島核廢水|中國禁日本水產進口 北海道10萬份帆立貝滯銷 擬供全國學校製營養午餐
|
-
猝死危機|鄰座女子「睡著」 拎行李等落機叫不醒 乘客驚揭一直伴屍飛行
|
-
培育人才|李嘉誠捐共6000萬予中大港大醫學院 發展人工智能設獎助學金
|
-
北上求醫|北上照腸胃鏡做手術 港婦住院5日4夜 大讚深圳醫院4大優點
|
-
食用安全|沙田食肆男工 口渴入士多房拎「飲品」 肚痛吐血揭誤飲化學液體
|
-
肺癌治療|女子不煙不酒 10年前患肺癌3期再復發 冀政府資助新一代標靶藥
|
-
秀茂坪邨雙屍案|醫管局:家屬稱兩人生前有能力外出買食物 獲安排訓練準備照顧病母
|
-
新加坡研究|居住空間每增108呎抑鬱風險降27.7% 4類人士易因住細屋患抑鬱
|
失眠煩惱需找出背後成因 新機制安眠藥 減上癮、戒斷風險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 D230329
失眠煩惱需找出背後成因 新機制安眠藥 減上癮、戒斷風險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失眠問題困擾著無數都市人,部份患者不堪「眼光光等天光」,在煩惱下選擇自行購買安眠藥服用,惟部份傳統安眠藥或會造成依賴。有醫生提醒失眠人士,應先嘗試找出導致難以入眠的原因,考慮用藥前亦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492949%2F%E5%A4%B1%E7%9C%A0%E7%85%A9%E6%83%B1%E9%9C%80%E6%89%BE%E5%87%BA%E8%83%8C%E5%BE%8C%E6%88%90%E5%9B%A0%20%E6%96%B0%E6%A9%9F%E5%88%B6%E5%AE%89%E7%9C%A0%E8%97%A5%20%E6%B8%9B%E4%B8%8A%E7%99%AE%E3%80%81%E6%88%92%E6%96%B7%E9%A2%A8%E9%9A%AA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492949/失眠煩惱需找出背後成因-新機制安眠藥-減上癮-戒斷風險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90000/3492949/0329SPNA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490000/3492949/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503
3492949
514
514003014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名醫搜尋,都市病症,健康資訊
醫生 安眠藥 問題 病人 情緒 抑鬱症 依賴性 藥物 個案 風險 患者 劑量 關係 工作 情況 精神科 影響 處方 壓力 生活 習慣 身體 狀態 原因 用藥 公司 副作用 志強 作用 食慾素
2023-03-29
失眠煩惱需找出背後成因-新機制安眠藥-減上癮-戒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