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慎防糖尿︳35歲以下都有風險!糖尿病可憑外表自測 醫生拆解8大特徵

發佈時間: 2023/04/20

根據醫院管理局智友站資料,目前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者,每10名市民就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當中年齡小於35歲的人,有2%已患上糖尿病。有台灣醫生就指出,其實高胰島素可從外表上看出,主要有8大特徵,包括頭髮稀疏、眼睛浮腫等。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草根成長Band 5出身 睹父親捱壞身體奮發讀醫 黃麗珊盼用「陽光」照亮腫瘤科

{{hket:ul-video id="8019"}}{{/hket:ul-video}}

台灣家醫科醫生李思賢在其Facebook專頁指,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一般較高,其實從外表上亦可看出高胰島素的狀況。高胰島素人士會出現以下8大特徵:

  • {{hket:inline-image name="p_600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3-09.jpg"}}{{/hket:inline-image}}

體型肥胖:可留意肥胖的位置,如果是四肢以及軀幹平均肥胖,代表高胰島素,但是胰島素阻抗狀況還好;若只有軀幹肥胖,四肢纖細,就有可能有較嚴重的阻抗情況。
皮膚皺摺處黑色素沉澱:胰島素會刺激皮膚生長分裂,導致黑色素沉澱,一般可從頸後,或腋下皺褶發現。
皮膚長肉芽:由於胰島素過度刺激細胞生長,糖尿病患者的皮膚上或會長出小肉芽。
皮膚受黴菌、細菌感染:高糖的環境容易刺激微生物生長,所以如皮膚出現難治癒的黴菌或是細菌感染,有機會是高血糖的表現。
腳水腫:腳水腫常見於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腳踝處,如站立時腳踝有摺痕,或用手壓脛骨前方放開後有壓痕,均有可能是腳水腫。
眼睛周圍浮腫:胰島素會導致水分累積,特別在眼睛周圍。
頭髮稀疏以及頭皮油亮:胰島素會造成雄性素失衡、減少血流以及造成毛囊氧化壓力。
滿臉暗瘡若過了青春期仍然滿臉痘痘,很有機會是胰島素阻抗。

糖尿病成因+病徵

本港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黃卓力曾經接受《晴報》記者訪問,指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當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不能發揮功能時,血糖便會不正常地高,導致糖尿病。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1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2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3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4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5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1-06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一般而言,糖尿病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常見多為異常口渴、尿頻、容易疲倦、體重下降、視力模糊等,而部分患者可能未必有明顯病徵,待出現併發症才驚覺患上糖尿病。黃醫生指,家族有糖尿病史、肥胖人士及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曾有妊娠糖尿病等人士,都屬於患上糖尿病高危人士。他又提醒即使沒有高危因素、沒有症狀的人士,年逾35歲都應考慮做血糖檢測,當發現有病徵才做檢查可能已經太遲。

糖尿病患者應做好體重控制

黃醫生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好好控制體重,肥胖或過重的人士(即BMI(身體質量指數)分別高於25或23m2/kg)應先減去5-10%體重,會對血糖控制有所幫助。運動方面,他建議每周至少有5日進行30分鐘的帶氧運動;飲食上就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多選擇新鮮的食材、蔬菜,少吃加工製品,以植物油、種籽油(如橄欖油、芥花籽油等)為主要食油,則較為健康。

內容獲「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授權轉載。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陳潔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