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管家王|90後港男學廚卻變磨刀師傅 被看不起仍無悔堅持:幫到人令我自豪

發佈時間: 2023/04/30

「買一把刀數十元,用兩年丟棄,哪需要你磨刀!」這句說話可說是做磨刀師傅的鄒俊豪(Kenneth)經常聽到,五年前他原本正在學廚,機緣巧合下卻自學成為磨刀師傅,至今救過逾千把廚刀。縱使有人認為這行業毫無價值,他卻為成功助人感自豪,過去的客人有明星、有米芝蓮級大廚亦足證實力,只盼未來能改變大眾想法,將磨刀技藝傳授予更多人。

{{hket:ul-video id="8129"}}{{/hket:ul-video}}

從零開始自學

26歲的Kenneth自幼喜歡煮食,中學畢業後入讀國際廚藝學院,立志成為一位廚師,但在學廚路上卻意外發掘出磨刀興趣,「上堂時需要切不同食材,但學校的刀非常鈍,切得很辛苦,但沒有人懂得磨刀」。他指當時曾上門請教一位磨刀老師傅,未料卻被罵走:「他大發雷霆,說『如果你懂得磨刀,我整間舖也送給你!』」

拜師不成反而激發他決心自學,自行翻查書籍和參考網上資料,經過多月的失敗與嘗試,他終於成功磨出第一把利刀,隨後更開設「鄒身刀.張張利」Facebook專頁,於網上開展磨刀生意,決定全職投入磨刀事業,為街坊提供收費磨刀服務。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DSC001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11.jpg"}}{{/hket:inline-image}}

入行一年曾想放棄

自學難免碰到樽頸,Kenneth曾因不懂用力導致肌肉痛及手痛,更試過一次失敗的經驗,就是無法為客人磨好一把日本武士刀。將興趣變成職業並不容易,Kenneth首年開展磨刀生意時,便曾經常想過放棄,一方面客人不多,另一方面這門技藝似乎不被重視,

「有一次我在擺檔的時候,有個嬸嬸問我磨刀收費多少,我說根據厘米計算,她聽到一半便指收費太貴,說自己也可以磨刀,『買一把刀六十元 ,用兩年丟棄,哪需要你磨刀!』 她便走了。」

Kenneth認為這在於大眾對於磨刀認知的差距,「有一部分人很看不起,或者覺得一文不值,有一部分人覺得非常困難, 高深莫測」。幸好家人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加上幫助客人磨刀獲得滿足感,成為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27904242_587989836043777_7507501533045672034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40467100_571641725063105_5691329528004181516_n.jpg"}}{{/hket:inline-image}}

最難忘鄭伊健拜師學藝

過去五年間,Kenneth最少透過打磨拯救過千把刀,最難忘一次可謂遇上明星客人。他指那時上門才知道是鄭伊健的家,請他的是蒙嘉慧,後來伊健更再次請他上門教磨刀。

其實Kenneth不時開班授徒,分享磨刀及護刀心得,學生幾乎遍布各行業,由米芝蓮級大廚、律師、調音師、醫生到一般家庭主婦,他認為只要會入廚的人,都需要用到磨刀技能。其中一位七、八十歲婆婆令他印象非常深刻,當時婆婆與女兒一起來學磨刀,只因想修復保存多年的愛刀,「該刀可能有約五、六十年歷史,對她來說肯定很有意義,可能是她媽媽流傳下來。」他形容類似故事不少,很多人都有家人流傳下來的廚刀,例如另一位學生,她的婆婆有一把從大陸走難下來時帶著的廚刀,多年來都用它切菜煮飯,因此即使已生鏽破爛不堪,她也想好好修復。

  • {{hket:inline-image name="336580377_711495660714561_3388176938638102019_n.jpg"}}{{/hket:inline-image}}

前輩害怕「教識徒弟無師傅」,Kenneth卻毫無保留傳授,他表示只希望能令所有人都對磨刀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更希望磨刀服務變得普及,每區都有一個磨刀營業點,讓大家明白磨刀其實不是想像中那麼離地。

對他人而言,磨刀似乎是重重覆覆相當刻板, Kenneth卻認為背後蘊含很多學問,每次工作都可在細節找到學習之處,

「每次磨刀每一下用力,每一下移動都需要思考,不是機械式前前後後,因為每把刀的狀態也有不同。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人,亦會有意想不到的事發生,對我來說就是繼續磨刀的動力。」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撰文:鄭婷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