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精神健康狀況歷年來均受關注,香港大學團隊在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間,以流行病學方式,按人口普查數據隨機抽樣訪問3,340名15至24歲青年,當中16.6%受訪者患上最少一種精神疾病,包括抑鬱、廣泛性焦慮症、驚恐症、躁鬱症及思覺失調,以抑鬱最顯著普遍,比例達13.7%。
逾7成高中生稱疫下英語能力降 , 補課時間長感壓力 , 詳情即睇[下一頁]
在有精神疾病的青年中,只有17.7%正接受精神或心理服務,8.2%有尋求醫生、社工或專業協助,但高達74.1%沒有接受任何形式協助。港大精神醫學講座教授陳友凱指,以往有病人反映,公營服務輪候時間長達2年,「等到無心機」,部分則有經濟困難或不自覺有病,另有人不願接受自己有病,反映精神病污名化情況縱有改善,亦要繼續努力。
受訪者反映,最主要的壓力來源為學業(42.8%),其次為工作/事業(14.4%)和個人前途(12.5%)。團隊總結4大風險因素,供家長、教師以至社會參考及協助年輕人改善精神健康,包括:
範疇 |
可行的介入工作 |
家庭空間 |
提供心理支援予家人及提高其對精神健康了解,讓他們協助跟進年輕人情況;提供更多空間予年輕人 |
個人心態 |
採用正向心理學、協助年輕人提升韌力、自尊和孤獨感 |
數碼生活 |
指導年輕人正念使用手機,改善睡眠和建立食早餐習慣 |
逆境轉化 |
針對「反覆思考」作認知行為治療,避免他們鑽牛角尖,用運動改善壓力應對能力 |
陳友凱稱,「不食早餐」等習慣看似微不足道,惟不同壓力因素及微小生活習慣會互相扣連,例如不食早餐或意味睡眠時間不足或睡眠質素差等,建議年輕人亦可參考和自評,由生活習慣入手開始改善。
撰文:李卓謙
責任編輯 : 陳浩義
-
生死關頭︱新郎擺酒心臟停頓 巧遇7支急救隊同層開會 新婚夜獲專家救出鬼門關 |
|
-
愛回家丨尚善若水神還原雨災獲救興奮女 網友追問:消防員係邊位演? |
|
-
傷健共融|迪士尼「國際復康日」慶典 並賀運動員亞運亞殘運凱旋 倡多元平等共融 |
|
-
視力健康|22歲男生視野變暗 因愛戶外釣魚致白內障 近視超一度數高危 |
|
-
金手指丨阿Sa親認「裝假狗」竟變成另一女星? 胸部加料僭建:成為我人生嘅高峰點 |
|
-
轉角浣紗街丨余德丞為演同志求教余迪偉 突破尷尬氣氛初嘗BL錫錫戲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精神健康|逾7成高中生稱疫下英語能力降 補課時間長感壓力
|
-
精神健康|社協 : 37%受訪無家者情緒不穩 倡增精神科醫生外展隊助重回正軌
|
-
傷健共融|迪士尼「國際復康日」慶典 並賀運動員亞運亞殘運凱旋 倡多元平等共融
|
-
天文台|強烈季候風殺到 下周末氣溫急降新界一區跌至11°C【附九天天氣預報】
|
-
餐飲消費券|旅發局派$100餐飲消費券 傍晚6點後光顧指定食肆有折扣
|
-
員工福利|滙豐宣布有薪侍產假增至40天、產假20個星期 另有5大假期福利
|
-
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將上調至$4,205 連$10垃圾徵費津貼【拆解入息資產計算方法】
|
精神健康|港大研究揭16.6%青年有精神病 抑鬱最普遍 倡4大因素自評 - 晴報 - 時事 - 要聞 - D230511
精神健康|港大研究揭16.6%青年有精神病 抑鬱最普遍 倡4大因素自評 - 晴報 - 時事 - 要聞
港人精神健康狀況歷年來均受關注,香港大學團隊在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期間,以流行病學方式,按人口普查數據隨機抽樣訪問3,340名15至24歲青年,當中16.6%受訪者患上最少一種精神疾病,包括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524303%2F%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F%BD%9C%E6%B8%AF%E5%A4%A7%E7%A0%94%E7%A9%B6%E6%8F%AD16.6%25%E9%9D%92%E5%B9%B4%E6%9C%89%E7%B2%BE%E7%A5%9E%E7%97%85%20%20%E6%8A%91%E9%AC%B1%E6%9C%80%E6%99%AE%E9%81%8D%20%20%E5%80%A14%E5%A4%A7%E5%9B%A0%E7%B4%A0%E8%87%AA%E8%A9%95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24303/精神健康-港大研究揭16-6-青年有精神病-抑鬱最普遍-倡4大因素自評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20000/3524303/0512OG-C08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20000/3524303/
時事
要聞
514
3524303
514
503001001
時事 要聞
社工,行為治療,運動,人口普查,思覺失調,焦慮症,驚恐症,躁鬱症,香港大學,精神病
實體詞,工種,社工,實體詞,中西療法,行為治療,實體詞,興趣,運動,實體詞,經濟數據及調查,人口普查,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思覺失調,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焦慮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驚恐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躁鬱症,實體詞,學校,香港大學,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精神病
精神 年輕人 壓力 時間 因素 青年 習慣 早餐 團隊 陳友 疾病 生活 睡眠 工作 能力 空間 心理 香港大學 廣泛性 精神病 自尊 焦慮症 當中 正念 手機 病人 港大 範疇 詳情 韌力
2023-05-11
精神健康-港大研究揭16-6-青年有精神病-抑鬱最普遍-倡4大因素自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