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病困擾了不少都市人。「泰記壽紙」遺體及遺宅整理服務隊成員明泰昨日(11日)在Instagram發文,公開自己患有抑鬱症及焦慮症,並藉著分享自己的經歷,希望大眾不要污名化情緒疾病,同時亦希望鼓勵同受情緒困擾的同路人。帖文一出,眾多網民及藝人紛紛留言鼓勵並分享自身經歷;亦有網民留言感謝明泰的分享,讓他們在黑暗中找到共鳴和力量。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低頭族」易肩緊膊痛又寒背? 黃佩霞教7組瑜伽動作KO肩頸痛
{{hket:ul-video id="8161"}}{{/hket:ul-video}}
明泰原文如下︰
致有抑鬱症的你:
先跟大家分享一個秘密,其實我由中學的時候已經確診了抑鬱症及焦慮症,需要服用藥物協助個人情緒穩定,以及協助日常生活。
時至今日病情已經平穩,但每個月仍然需要複診。
可能有很多人覺得從事殯葬的工作,對情緒如此大波動的環境,對抑鬱症的病患者並不適合,但至少對於我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分別。
因為對於我而言,抑鬱病症的情緒來襲,其實是並沒有原因的。
在我們的城市上,其實很多人努力和不同的病奮鬥中,不要覺得有情緖疾病或者精神健康是一種可怕的東西,亦都希望大眾不要污名化。
每個人天生都有自己的挑戰,挑戰是不是要被污名化的。
亦都懇請各位不要被世俗的一些想法誤會,有一些人會以為自殺的人並不會公開求助。
但我見證過太多,自己亦經歷過;
其實有想法的人,他都會選擇求助或不求助,並沒有固定的想法。
所以懇(請)大家,如果身邊的朋友向(你)求助,因為他絕對信任你;懇請伸出你的手,給他們留下來的希望。
所以希望有情緖困擾的你,不要為此感到內疚,亦都不要覺得顏面盡失,其實我們並沒有錯。
以上發自內心的說話,來自一位與抑鬱症結伴的禮儀師。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7.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1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8.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9.jpg"}}{{/hket:inline-image}}
帖文引來大量網民共鳴及鼓勵,並分享自身經歷: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11.jpeg"}}{{/hket:inline-image}}
明泰亦留言補充,指關於自己患有抑鬱症一事,「我都想了很久才鼓起向大家講」;雖然自己並非公眾人物或KOL,「但我知道有一班很愛錫我的讀者,願意了解我的生活,亦都知道我某些說話能夠改變某些社會上的想法」,因此他的顧慮是不值得一提的。另外他又表示:「不需要加油,大家已經好叻了。」
逾4成抑鬱症患者不知病情嚴重程度
全球有數以億計的抑鬱症患者,世界衛生組織更視抑鬱症為世界3大疾病。香港心理衞生會早前調查發現,逾4成抑鬱症患者不知道自己病情的嚴重程度,且有逾6成人因怕受歧視而拒絕向外求助。有過來人認為,患者不應介意向他人道出患病的事實,以令自己正視病情。專家則提醒,如持續情緒低落、集中力下降及出現自殺念頭,應盡快求醫。
- {{hket:inline-image name="2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4.jpg"}}{{/hket:inline-image}}
拆解5大焦慮症類型
綜合衞生署、醫管局資料顯示,恰當的焦慮情緒可保障人身安全,成為生活、學習的動機。當危機消失時,焦慮的感覺亦會下降。但當危機已過,卻仍然持續處於擔心狀態,影響到日常生活,如學習或社交,甚至引起身體不適時,有機會已患上焦慮症,以下5種焦慮症最為常見:
- {{hket:inline-image name="2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6.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7.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8.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9.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0.jpeg"}}{{/hket:inline-image}}
治療焦慮症方面,患者可透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或合併兩種療法接受治療。有焦慮症徵狀人士同時亦可從以下方法處理︰
- 接受焦慮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 對自己的抗逆能力要有信心,鼓勵自己逐步勇敢面對害怕的事物或情境
- 當嘗試面對害怕的事物或情境,無論成功與否,也要欣賞自己
- 訂立健康均衡的生活模式,每天有充足、優質的休息 / 睡眠時間,每星期亦有定時鬆弛身心的活動、運動
文章內容獲明泰授權轉載。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黃堯姿
-
管家王|糖鹽硬化結塊 日本專家教用蘋果皮+意粉1招還原【附5類調味料儲存法】 |
|
-
愛回家丨《揸流灘》台前幕後靜雞雞換晒人 史穎喬:唔知Michelle幾時返 |
|
-
女士健康|曾切兩次子宮肌瘤 34歲女肌瘤續增生 中醫揭愛吃一類食物肇禍 |
|
-
37歲王君馨結婚7年準備好做媽媽 讚衛詩到非洲宣教超勇敢 |
|
-
陳啟泰尹天照翻炒《我和殭屍》 效果不敵呢位凍齡亞視女藝員? |
|
-
濫用公屋|公屋申請者自爆長期不在港憂被DQ 事主:會唔會查出入境紀錄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女士健康|曾切兩次子宮肌瘤 34歲女肌瘤續增生 中醫揭愛吃一類食物肇禍
|
-
骾骨危機|老翁誤吞魚骨無理 1個月後腸胃道大出血 揭引致罕病險死醫足1年|附鯁骨3大處理伏位
|
-
床蝨入屋|家中4度現床蝨 揭爸爸飲早茶惹回家 港男變滅蝨達人:當食生菜
|
-
癌症殺手|襪褲透紅印誤當污漬 女子擦拭無果揭為瘀傷 求醫證被一癌魔纏身
|
-
虐待子女|不獲名牌大學錄取 16歲女遭父亂剪髮迫沖凍水涼 祖母揭家暴慘劇法院下3大禁令
|
-
中年好聲音2丨陳寶雄糖尿上眼導致幾乎全失明 獲貴人資助手術 太憂心講定遺願
|
-
Healthy Life|發現有異至確診僅3日 19歲患睪丸癌感悟人生 望見媽媽白髮:唯獨親情無法取替
|
-
蟲咬風險丨郵輪渡假腳趾腫脹 男子傷口驚現蜘蛛卵 治療4周後再現驚嚇一幕
|
精神健康|26歲遺物整理師明泰 公開患抑鬱症焦慮症經歷 「如有朋友求助懇請伸出援手」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 D230512
健康,家居,熱爆話題,熱話,禮儀師,自殺,歧視,抑鬱症,焦慮症
精神健康|26歲遺物整理師明泰 公開患抑鬱症焦慮症經歷 「如有朋友求助懇請伸出援手」 - 晴報 - 健康 -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情緒病困擾了不少都市人。「泰記壽紙」遺體及遺宅整理服務隊成員明泰昨日(11日)在Instagram發文,公開自己患有抑鬱症及焦慮症,並藉著分享自己的經歷,希望大眾不要污名化情緒疾病,同時亦希望鼓勵同受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524407%2F%E7%B2%BE%E7%A5%9E%E5%81%A5%E5%BA%B7%EF%BD%9C26%E6%AD%B2%E9%81%BA%E7%89%A9%E6%95%B4%E7%90%86%E5%B8%AB%E6%98%8E%E6%B3%B0%E3%80%80%E5%85%AC%E9%96%8B%E6%82%A3%E6%8A%91%E9%AC%B1%E7%97%87%E7%84%A6%E6%85%AE%E7%97%87%E7%B6%93%E6%AD%B7%E3%80%80%E3%80%8C%E5%A6%82%E6%9C%89%E6%9C%8B%E5%8F%8B%E6%B1%82%E5%8A%A9%E6%87%87%E8%AB%8B%E4%BC%B8%E5%87%BA%E6%8F%B4%E6%89%8B%E3%80%8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24407/精神健康-26歲遺物整理師明泰-公開患抑鬱症焦慮症經歷-如有朋友求助懇請伸出援手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20000/3524407/b9892d66-eaee-4424-a38a-88885c645b19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20000/3524407/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503
3524407
514
514003014
健康 腦神經及精神健康
情緒病,家居,網絡熱話,禮儀師,自殺,歧視,抑鬱症,焦慮症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情緒病,地產,家居,時事,網絡文化,網絡熱話,實體詞,工種,禮儀師,實體詞,罪行,自殺,時事,社會民生,歧視,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抑鬱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焦慮症
健康,家居,熱爆話題
抑鬱症 焦慮症 情緒 生活 患者 明泰 疾病 病情 困擾 希望 以下 朋友 程度 精神 留言 藥物 心理 星期 晴報 世界 睡眠 時間 資料 人身 網民 節目 成員 衛生 組織 想法
2023-05-12
精神健康-26歲遺物整理師明泰-公開患抑鬱症焦慮症經歷-如有朋友求助懇請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