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習慣不良,容易誘發健康問題。台灣一名年輕女子平日不愛喝水,在工作繁忙時喝得更少,雖然知道不好,卻無法改掉習慣。直到某日,她忽然腹部及背部嚴重劇痛,甚至嚴重到全身發抖,無法站立;求診時醫生輕敲她的背部,痛感更加嚴重,證實為腎結石發作。醫生表示,腎結石這一類病症無法即時進行手術,當下只能以藥物鎮定再另外預約手術時間,因此提醒大家平日應該多加注意。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瘦人都有脂肪肝危機?醫生拆解3大類型+高危人士
{{hket:ul-video id="8289"}}{{/hket:ul-video}}
台灣大腸直腸科醫生蕭慕琦於當地健康節目《醫師好辣》上,引述案例,該名26歲女子求醫時腹部及後背痛到無法站立及行走,全程痛到彎腰發抖。蕭醫生先了解女子情況,之後輕輕在她背後敲了一下,結果她痛得更加劇烈,「這種疼痛感,沒有辦法靠改變姿勢或是蜷縮而獲得緩解。」女子照X光,證實為腎結石發作所造成的痛楚。
蕭醫生坦言,雖然腎結石痛楚劇烈,但仍無法即時進行手術,需再預約時間處理;病人入院期間,往往只能先處方止痛藥及平滑肌放鬆劑鎮痛,幫助患者度過漫漫長夜。蕭醫生提醒,水份攝取過少容易出現便秘、尿道炎等問題:「這些東西,其實你本來就應該要去注意的。」
6大預防腎結石生活習慣
早前,《晴報》記者訪問本港泌尿外科專科黃國田醫生,他指,腎結石的形成是起源自腎臟。當腎臟排尿期間,一些礦物質會積聚在腎臟內部形成一些小沙粒,經時間結集後就會變成腎結石。當腎結石脫落時,患者有時可沿輸尿管不自覺地排出,但萬一結石體質較大無法排出時,患者恐會因此出現劇痛,嚴重者可致腎衰竭,更有致命風險。
一般而言,20多歲後體內形成結石的機會增加,男性患者比例較女性高。在戶外或廚房等酷熱環境下工作的人,排汗較多,若沒有補充足夠水分,亦增加結石形成的機會;長期少活動,如果常坐在辦公室,或卧床的長期病患者,晶體亦較易在體內積聚形成結石。
要預防結石形成,黃醫生指出日常必須從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做起,包括養成以下6大習慣:
- {{hket:inline-image name="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81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82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83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84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85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86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87_600.jpg"}}{{/hket:inline-image}}
1. 每日攝取足夠水分
除了腎病或心臟病患者外,應確保自己每日喝夠兩公升清水,維持足夠尿量,幫助預防腎結石。
2. 忌攝取過量維他命C或D
過量的維他命C或D恐令尿液中的草酸濃度過高,增加結石風險。
3. 減少攝取鹽分
鹽分中的鈉質如攝取過高,會導致腎臟減少尿量,增加結石機會。
4. 適量攝取鈣質
鈣質可與腸道中的草酸結合成不被吸收的草酸鈣,助防鈣質進入尿液而形成結石。
5. 減少進食含過量草酸的食物
含過量草酸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豆腐、生啤酒、汽水及濃茶等。此外,一些動物性蛋白質如肉類、高糖飲食如白糖、糖果及汽水等,都屬於高危食品及飲料。
6. 避免長期在高溫下工作
因流汗量過多會令尿量減少,增加患結石風險,避免過重亦可減少出汗,以防因而令尿液濃度過高。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倪慧雯
-
食用安全|銅鑼灣外賣車仔麵 食到一半以為有菜渣 港男吐出大蜈蚣崩潰 |
|
-
屯門娜娜殺入尖沙咀帶旺夜繽紛 與Happy伯「續前緣」惹伯父圍觀 |
|
-
我的天堂城市|A0姜濤愛食「花生」聽戀愛史取經 李嘉文認藝人避忌多難公然拍拖 |
|
-
集氣祝福|患癌電療少見愛女 爸爸探天瑜訴說近況嘆:想趁自己還行動自如為你討公道 |
|
-
家居異味|浴室長期有怪味屯門婦頭暈出疹 專家拆解臭味源頭小心硫化氫中毒 |
|
-
二氧化碳中毒|2年內3宗瞻仰遺容喪命 日政府警告勿探頭入棺材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食用安全|銅鑼灣外賣車仔麵 食到一半以為有菜渣 港男吐出大蜈蚣崩潰
|
-
集氣祝福|患癌電療少見愛女 爸爸探天瑜訴說近況嘆:想趁自己還行動自如為你討公道
|
-
家居異味|浴室長期有怪味屯門婦頭暈出疹 專家拆解臭味源頭小心硫化氫中毒
|
-
二氧化碳中毒|2年內3宗瞻仰遺容喪命 日政府警告勿探頭入棺材
|
-
西九工業意外|管道上鎖通宵困地底 2工人疑硫化氫中毒亡 港鐵向家屬各發放10萬應急
|
-
飲食攻略|拆解「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食物來源 營養師教「護心大法」降壞膽固醇
|
-
意外亂倫|夫婦誕白化症B 新抱被怨「基因不良」 驗DNA驚揭與奶奶為表姐妹
|
-
晴報醫療室|下體也會生濕疹?男女多汗者高危 醫生:狂𢲷恐有3大後果+忌穿1類內褲
|
見字飲水|26歲OL工作忙少飲水 突腹背劇痛揭生腎結石 醫生警告:少飲水恐另致2大問題 - 晴報 - 健康 - 腸胃保健 - D230531
健康; 女生
見字飲水|26歲OL工作忙少飲水 突腹背劇痛揭生腎結石 醫生警告:少飲水恐另致2大問題 - 晴報 - 健康 - 腸胃保健
飲食習慣不良,容易誘發健康問題。台灣一名年輕女子平日不愛喝水,在工作繁忙時喝得更少,雖然知道不好,卻無法改掉習慣。直到某日,她忽然腹部及背部嚴重劇痛,甚至嚴重到全身發抖,無法站立;求診時醫生輕敲她的背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532314%2F%E8%A6%8B%E5%AD%97%E9%A3%B2%E6%B0%B4%EF%BD%9C26%E6%AD%B2OL%E5%B7%A5%E4%BD%9C%E5%BF%99%E5%B0%91%E9%A3%B2%E6%B0%B4%E3%80%80%E7%AA%81%E8%85%B9%E8%83%8C%E5%8A%87%E7%97%9B%E6%8F%AD%E7%94%9F%E8%85%8E%E7%B5%90%E7%9F%B3%E3%80%80%E9%86%AB%E7%94%9F%E8%AD%A6%E5%91%8A%EF%BC%9A%E5%B0%91%E9%A3%B2%E6%B0%B4%E6%81%90%E5%8F%A6%E8%87%B42%E5%A4%A7%E5%95%8F%E9%A1%8C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32314/見字飲水-26歲OL工作忙少飲水-突腹背劇痛揭生腎結石-醫生警告-少飲水恐另致2大問題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30000/3532314/51869aca-4ccb-4b6f-8f8b-0cb2bd82a6b5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30000/3532314/
健康
腸胃保健
503
3532314
514
514003005
健康 腸胃保健
健康問題,家居,女生話題,兒童健康,養生,痛症,長期病,腹痛,腎衰竭,醫生,台灣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地產,家居,實體詞,欄目(內容),女生話題,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兒童健康,健康醫療,健康養生,養生,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痛症,健康醫療,健康問題,長期病,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腹痛,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腎衰竭,實體詞,工種,醫生,實體詞,地域及地區,台灣
健康,女生
醫生 結石 腎結石 患者 習慣 工作 草酸 腎臟 飲食 高危 汽水 女子 生活 節目 尿量 機會 風險 醫師 晴報 期間 台灣 水分 飲水 當地 案例 問題 食物 大腸 直腸科 蕭慕琦
2023-05-31
見字飲水-26歲OL工作忙少飲水-突腹背劇痛揭生腎結石-醫生警告-少飲水恐另致2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