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心臟衰竭死亡率高—生理性心臟起搏技術可改善心功能

發佈時間: 2023/05/24

心臟時刻跳動,將血液輸送往全身各器官。心臟衰竭患者,心功能下降,導致心臟無法有效泵血為身體各器官供應氧氣和養分。心臟衰竭的成因眾多,常見病因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遺傳性心肌病、心臟瓣膜疾病、先天性結構性心臟病等。另外,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吸煙、過量飲酒、肥胖也是心臟衰竭的高危因素。研究顯示,約一半心臟衰竭患者會於確診後五年內死亡,死亡率甚至高於部份癌症。根據紐約心臟協會(NYHA)分級,心臟衰竭病情共分為四級,第三級(輕量活動已感到疲勞、氣喘)至第四級(靜止時也感到疲勞、氣喘)的患者,病情最嚴重,死亡率也最高。

{{hket:inline-image name="shutterstock_1267281781.jpg"}}{{/hket:inline-image}}

可幸,只要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及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便有助及早控制病情。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慢性重度心臟衰竭患者(NYHA三至四級),或需植入心臟電子儀器,以改善心功能、提升運動耐量和減低死亡率。傳統的心臟起搏器只起搏右心室,長遠可能會導致左右心室機械不同步和加重心臟衰竭。生理性起搏技術,可以精准起搏心電傳導系統 ,模擬生理性心電傳導路徑(如希氏束起搏或左束支起搏),或起搏左心室(稱為心臟再同步治療CRT),達到改善心電傳導、協調左右心室機械同步運動、強化心臟功能和減少心臟衰竭的效果。部分高危心臟衰竭者,更可能需要植入心臟除顫器 (ICD)。 ICD 可以自動偵測室性心律失常、併發放高能量電流電擊心臟以恢復正常心律,減低猝死風險。

(治療心臟衰竭要視乎病情採用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風險,患者應先與醫生討論,並按個人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方案。)

{{hket:inline-image name="ChanKitPhoto.jpg"}}{{/hket:inline-image}}

心臟科專科醫生
陳杰

此欄目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支持
如有任何關於您的治療的疑問,請向您的醫生或藥劑師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