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中暑危機|63歲男大埔行山中暑昏迷 留醫4日後不治

發佈時間: 2023/05/25

本港近日天氣炎熱,大埔上周六(20日)發生一宗行山中暑意外,一名63歲陳姓男子中午12時許在船灣淡水湖長牌墩時,懷疑中暑暈倒。有行山人士發現後報警,直升機把男子送往東區醫院搶救,惜留醫4日至昨日(24日)證實不治。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癌症電療、化療副作用多 拆解物理治療紓緩角色

{{hket:ul-video id="8201"}}{{/hket:ul-video}}

據了解,上周六天文台總部於下午錄得攝氏32.7度,而分區氣溫中,大埔北潭涌亦錄得31.5度。63歲陳男為退休人士,當日早上6時獨自從烏蛟騰出發行山,以大美督為終點。

惟近中午12點半,陳男行至船灣淡水湖長牌墩時,被其他行山人士發現中暑昏迷。據悉他送院後一度恢復清醒,其後留醫深切治療部,惜延至昨日早上6時許不治。

醫生拆解中暑症狀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急症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梁兆琮曾經表示,因高溫影響的熱疾病,包括熱痱、熱水腫、熱痙攣,一般在補充水分、冷卻、肌肉按摩後可得到改善。如果戶外氣溫高,因為人多,站得久及缺水引起的「中暑」,會出現血壓低、大量出汗、反射性心跳加速等問題,同樣經休息可痊癒。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600_600_60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梁醫生提醒,夏天需要適量攝取水分,由於大腦對脫水有延遲反應,一般身體流失的水分多於體重的2%以上,才有口乾感覺,故戶外活動必須每小時分段飲用3至4杯水;同樣不應「狂灌水」,每小時控制攝取量不多於6杯,飲太多水恐致鈉質偏低。

拆解4種熱傷害

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陳敬睿也曾在其Facebook專頁表示,大眾常說的「中暑」,實為其中一種熱傷害病症,而熱傷害是指環境太熱或太悶焗而引起的身體不適,主要分為4種。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6.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7.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8.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9.jpeg"}}{{/hket:inline-image}}

熱痙攣:在高溫及濕熱環境下長時間活動時,容易因為出汗過多又沒有補充足夠電解質而造成體內電解值含量不平衡,從而導致肌肉抽筋;抽筋症狀可以持續1至3分鐘,易發於大腿、小腿和手臂位置。

熱昏厥(又稱「熱暈厥」):在炎熱的環境中長時間站立,容易導致腦部血流暫時不足而忽然昏倒的暫時性暈厥;此時體溫雖然屬正常,但是皮膚會較為濕冷、脈搏會加快、出現姿勢性低血壓,通常只要稍作休息就會自行恢復;常見於集會中之學生及訓練期間之紀錄部隊。

熱衰竭:主要因為出汗過多,並且沒充分補充水分或電解質就會導致出現血液循環衰竭,症狀包括大量出汗、全身無力、頭暈、頭痛、臉色蒼白等,此時體溫會快速上升,故應盡快到陰涼處休息,並補充足夠含鹽冷水或電解質水,否則容易失去知覺並演變成中暑;常見於對補充鹽分、水分和營養素不夠熟悉的新手馬拉松跑者。

中暑:通常是因為熱衰竭發生時,沒有及時處理而造成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所導致,此時皮膚會因為無法散熱而呈現乾、燙、潮紅之狀態,及後容易出現意識模糊、體溫超過攝氏40度的情況,如果沒有即時處理,可能引發休克、心臟衰竭、橫紋肌溶解等致命併發症,留意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約為30至80%。

陳醫生提醒大家,不論是哪種熱傷害,只要在炎炎夏日下感到身體出現異常不適,就應立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並補充足夠水分、電解質或含鹽冷水;如果體溫已經超過攝氏40度且開始有意識模糊的情況,一定要立即送醫治療。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