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解封,不少人都急不及待前往日本旅行。不過,台灣一名女子近日從日本回台後,肩膀離奇出現疼痛。經醫生檢查發現,女子的肩上長有一顆奇特「黑頭」,把「黑頭」夾出來後竟是一隻已經鑽入肉的蜱蟲。正值春夏季昆蟲繁殖期,蜱蟲咬人事件增加,有醫生曾教授大眾正確移除蜱蟲的方法,並提醒需於24小時內處理,方能降低感染機率,「因為牠會越吸越大隻!」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低頭族」易有圓肩烏龜頸 2組普拉提動作紓緩肩頸痛
{{hket:ul-video id="8323"}}{{/hket:ul-video}}
最快3日現病徵
綜合台媒報道,高雄常玉皮膚科診所林工凱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女子因肩膀部位疼痛,持續了足足十日而就醫;經檢查發現,女子肩上有一顆奇特「黑頭」,一夾竟是蜱蟲。由於台灣沒有蜱蟲的本地病例,加上女子此前曾赴日本的東北地區旅遊,不排除她在日本被蜱蟲咬到,幸經治療後已無大礙。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7.JPG"}}{{/hket:inline-image}}
林醫生指,蜱蟲是一種野外常見的節肢動物,被叮咬之後的接下來的3天到1個月之內,有可能出現遊走的紅斑性皮疹,或是發高燒、無力等情況,甚至會演變成為「萊姆病」,是一種伯氏疏螺旋體引起的細菌感染,延誤就醫的話,可能會併發心臟、神經或關節方面的問題。
他也提醒指,解封後不少人會前往外國旅行,如果有在草地、樹林等地長時間坐臥時,千萬要留意是否有被蟲咬的情況,返家後若有不適,一定要求醫。
被蜱蟲叮咬可致惡疾
被蜱蟲叮咬後果可大可小。早前台灣一名6歲女童與家人遊日後,出現紅斑、發高燒等病徵,返台後紅斑擴散全身,經醫生檢查後確診感染「萊姆病」,疑被壁蝨(即牛蜱)叮咬所致。此外,湖南亦一名9歲女童後頸早前突然長出一顆「痣」,且生長快速,檢查後才得知「痣」的真身為一隻活生生的蜱蟲,已吸女童的血近1個月,幸好取出蜱蟲後並無大礙。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pn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5.jpg"}}{{/hket:inline-image}}
2大原因不能直接拔除硬蜱
台灣急症科醫生翁梓華近日在Facebook專頁「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指出,一旦被咬後,切勿直接拔除蜱蟲:
- 蜱蟲的口器黏得太緊,拔完後口器還留在皮膚上,製造出一個直接對外的通道,容易引發後續感染。
- 若徒手拔除蜱蟲,手部通常會擠壓牠們的身體,從而把蜱蟲吸的血和病原體都帶回患者體內,而硬蜱通常體內都會有鉤端螺旋體等病原體。
大多患者都能在被叮咬24小時内,發現身上有蜱蟲,「因為牠會越吸越大隻,直到你發現牠」;研究顯示,若能在24小時内移除,感染率很低。如果患者有「硬蜱移除器」可自行移除,然後再到醫院打破傷風針及服用抗生素,有效避免「萊姆病」;若不懂拔除也別緊張,馬上找醫生協助,服用抗生素便可。
5招避免蜱蟲叮咬
據本港食物環境衞生署資料顯示,蜱蟲在各個發育階段都要吸血才能夠成長,而牠們吸血前的身體大小由2毫米至12毫米不等。蜱蟲可以透過吸血傳播病毒,例如巴貝西蟲病、萊姆病、寇熱及斑疹熱等,而人類的傷口或眼睛接觸到可傳播疾病的蜱蟲屍體或蜱類,都可能受到感染。如果要避免被蜱蟲叮咬,可以留意以下5大預防措施︰
- {{hket:inline-image name="02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6.jpg"}}{{/hket:inline-image}}
萬一發現自己遭蜱蟲叮咬,甚至鑽入皮膚,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甚至擠破,更不能在被咬時用水沖。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燒、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診斷是否患上蜱傳疾病,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
迷信害人|馬國迷信婦中風入院 X光驚揭多個部位插針 屬巫術有一效用至死不肯拔除 |
|
-
死鬼老婆X恐怖在線舞台劇|潘紹聰新娘潭助靈體尋親做法事 讚193郭嘉駿有膽色可以做「小鬼王」 |
|
-
病人心聲|數百臨終病人道出同一「人生最大遺憾」 醫生:不是希望更多時間陪家人 |
|
-
趙展彤與美心妹妹Celine7年後相認合照 同是童星出身感嘆時間飛逝 |
|
-
兒童癌症|6歲女童腦癌病逝 媽媽憶11個月抗癌過程 難忘最後一段路與女兒談生死 |
|
-
長壽秘訣|沖繩盛產人瑞心臟病、失智比率低 紀錄片揭長命百歲6大習慣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迷信害人|馬國迷信婦中風入院 X光驚揭多個部位插針 屬巫術有一效用至死不肯拔除
|
-
病人心聲|數百臨終病人道出同一「人生最大遺憾」 醫生:不是希望更多時間陪家人
|
-
兒童癌症|6歲女童腦癌病逝 媽媽憶11個月抗癌過程 難忘最後一段路與女兒談生死
|
-
長壽秘訣|沖繩盛產人瑞心臟病、失智比率低 紀錄片揭長命百歲6大習慣
|
-
癌症殺手|男子長期鼻塞失嗅覺 以為過敏揭藏滲血惡性腫瘤 醫生警告:現一徵狀要小心
|
-
虐待動物|流浪狗被收養後失蹤 被揭慘遭虐殺食用 狗狗遭熱水燙死過程曝光
|
-
細思極恐|男子餐廳飲肉湯 驚見疑似手術骨釘 引發「人肉湯」驚魂
|
-
飲食攻略|微波爐叮菜=致癌? 專家拆解真相+教食3類蔬菜防癌
|
蟲出沒注意|女子遊日後膊頭痛 求醫揭蜱蟲鑽入肉 醫生:被咬1個月內恐現4症狀|附5招防被咬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 D230531
蟲出沒注意|女子遊日後膊頭痛 求醫揭蜱蟲鑽入肉 醫生:被咬1個月內恐現4症狀|附5招防被咬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隨著疫情解封,不少人都急不及待前往日本旅行。不過,台灣一名女子近日從日本回台後,肩膀離奇出現疼痛。經醫生檢查發現,女子的肩上長有一顆奇特「黑頭」,把「黑頭」夾出來後竟是一隻已經鑽入肉的蜱蟲。正值春夏季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537813%2F%E8%9F%B2%E5%87%BA%E6%B2%92%E6%B3%A8%E6%84%8F%EF%BD%9C%E5%A5%B3%E5%AD%90%E9%81%8A%E6%97%A5%E5%BE%8C%E8%86%8A%E9%A0%AD%E7%97%9B%E3%80%80%E6%B1%82%E9%86%AB%E6%8F%AD%E8%9C%B1%E8%9F%B2%E9%91%BD%E5%85%A5%E8%82%89%E3%80%80%E9%86%AB%E7%94%9F%EF%BC%9A%E8%A2%AB%E5%92%AC1%E5%80%8B%E6%9C%88%E5%85%A7%E6%81%90%E7%8F%BE4%E7%97%87%E7%8B%80%EF%BD%9C%E9%99%845%E6%8B%9B%E9%98%B2%E8%A2%AB%E5%92%AC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37813/蟲出沒注意-女子遊日後膊頭痛-求醫揭蜱蟲鑽入肉-醫生-被咬1個月內恐現4症狀-附5招防被咬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35000/3537813/00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35000/3537813/
健康
生活健康
514
3537813
514
514003016
健康 生活健康
健康問題,旅遊資訊,好去處,家居,萊姆病,治療,寄生蟲,台灣,日本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旅遊玩樂,旅遊資訊,實體詞,欄目(內容),好去處,地產,家居,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萊姆病,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病菌及病毒,寄生蟲,實體詞,地域及地區,台灣,實體詞,地域及地區,日本
健康,旅遊,好去處,家居
蜱蟲 醫生 萊姆病 女子 硬蜱 台灣 病徵 皮膚 身體 患者 病例 紅斑 症狀 部位 晴報 日本 女童 螺旋體 疾病 高雄 常玉 肩頸痛 情況 節目 肩膀 報道 皮膚科 診所 人類 傷口
2023-05-31
蟲出沒注意-女子遊日後膊頭痛-求醫揭蜱蟲鑽入肉-醫生-被咬1個月內恐現4症狀-附5招防被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