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春夏養陽 淮山牛骨湯

發佈時間: 2023/06/02

「近日天氣真的很熱!」Bonnie說。

「小滿到了,意思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小滿時氣溫升高,身體為調節體溫,通過心火把津液加熱,蒸騰氣化,然後通過玄府排出。所以中醫認為汗為心液。這時要好好鍛練排汗系統,多曬太陽和多做戶外活動。」我說。

「你曾說過陽氣不足的人難以出汗。」她說。

「不錯呀,很多濕疹的患者都是汗出不暢,垃圾留在表,尤其皮膚下,所以有皮膚問題。」我說。

「可是我又聽說陽虛會自汗。難道這是傳言而已?」她問。

「感到熱的時候排汗才屬正常。自汗的原因是表虛,衞氣不固,腠理失密。簡單來說是守衞體表的士兵不足,門關不緊,漏水了。守衞體表的士兵是衞氣,由脾胃水穀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化生而成。若陽氣不足,脾胃功能欠佳,衞氣自然不足,於是津液輕易流出來。津液可是身體需要的東西!所以陽氣不足的人,天熱時排汗不暢,不適當的時候倒汗出。」我回答。

「原來如此。」她恍然大悟。

「天氣炎熱,不少人喜歡喝冷飲,以為可消暑降溫,可是往往導致腹痛腹瀉。」我說。

「為甚麼呢?上周末剛經歷過。」她伸伸舌頭道。

「因為夏天氣血往外為主,脾胃相對氣血較少。試想,冬天不是比夏天吃得多嗎?如果吃喝生冷,則易傷脾胃。現今都市人多在室內工作,工時長,又開冷氣,身體基本不動。不動,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痰濕、瘀血。所以很多人都脾虛和濕困,這時可熬骨湯。」我說。

「天氣炎熱不是要消暑嗎?」她問。

「如果在戶外工作或玩耍一整天,受了暑氣,當然要消暑。可是不少人早上回辦公室、下班回家都開冷氣,接觸太陽的機會微乎其微,更不用說受暑氣。《內經》說春夏養陽,陽氣不足的人,一方面健脾祛濕,一方面補腎補髓。除了牛骨,可加入粟米和紅蘿蔔等健脾祛濕的材料。小朋友經常飲用有助生長發育,成人又可延緩衰老。」我說。

「那我都要熬骨湯了。」她說。

「也要把握夏天的陽光,出汗排寒氣。」我說。

材料(4人分量)︰淮山1両、芡實1両、腰果1両、紅蘿蔔1條、粟米1條、牛骨1斤、蘋果醋3湯匙。

製法︰一、把所有材料加水2公升;二、加入蘋果醋、天然海鹽、黑胡椒;三、大火煲滾後改細火,放入真空煲24小時。

注意︰若沒有時間熬牛骨湯,可以改成煲2小時就可。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註冊中醫,分享中醫養生之道及鼓勵母乳餵哺。
欄名: 食療新意思

↓【晴報 睇住賞 – 送5部德國寶全新Ultra Slim負離子速乾風筒】↓

↓ 吹髮新體驗 速乾護髮不手軟↓

卡樂B激量裝薯片!蜜糖烤雞翼味 / 茄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