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們,我在本欄提過,曾經目睹一些家庭,在家人突然離世或患上重病,不能處理自己事務時,對於如何處理該位家人的個人財務或者遺產,感到茫無頭緒。
「我連他有多少個強積金戶口,或者多少份保單也不清楚!」一位姊妹曾經跟我說,她丈夫幾年前突然去世一刻的情景。
倘意願與無遺囑下分配不同
其實,一個完整的財務策劃方案,遺產安排是重要的一個環節,而立遺囑正是遺產規劃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事實上,立遺囑的最大好處就是遺產分配。如果死者在去世前立了遺囑,並委任了遺囑執行人,該執行人便是唯一有資格申請遺囑認證書的人。有了遺囑,死者的財產就會按照他/她的旨意進行。
但姊妹們,問題來了,我們應該幾時立遺囑呢?我可以即時回答大家,當妳的遺產分配意願與無遺囑條例下的分配不同時,妳就要立遺囑了。
此話何解?首先,如果妳沒有立遺囑就過世,政府是有一套法例,按照大部分人的合理情況,去分配妳的遺產。
舉個例,如果死者遺下配偶和子女,但沒有立遺囑,在無遺囑法例下,死者的父母和兄弟姊妹便無權分得死者任何遺產。
如果妳想自己死後仍可以照顧父母或某些人,就必須透過遺囑申明,否則,他們最終可能要循法律途徑,才取得妳想給他們的那部分遺產。
又或者,如果死者沒有子嗣,同樣沒有立遺囑,他/她的部分遺產就會歸入自己父母的一方,配偶不可以全數繼承。
為不能自理子女作特別安排
有一位姊妹告訴我,她一位朋友的妻子因急病離世,他們沒有子女,而妻子也沒有立遺囑,結果,丈夫分得首100萬元之後,只能再與外父外母平分餘下的遺產。無奈的是,當中大部分股票,其實都是這位丈夫的,當時只因特別理由轉到太太名下。
另外,立遺囑的另一好處是可以藉此安排照顧一些不能自理的子女或親屬,例如傷殘、智障,甚至病態賭徒,又或者非婚生子女等,都可以透過遺囑作特別安排。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
-
運動危機|上堂傾計被罰深蹲200下 初中生排血尿上體育課 再跑6圈揭患一病入院命危 |
|
-
飛常日誌|戴祖儀羨慕「家姐」蔡思貝臉細 「不過大臉都係福氣嚟嘅」 |
|
-
囤物癖|同住奶奶囤48公斤米9包鹽 港媽呻封城2個月都夠食【拆解囤物症3大成因】 |
|
-
飛常日誌|蘇可欣魏柏豪重操故業做空中服務員 史穎喬大爆空姐髮髻潛規則 |
|
-
Beautiful Life|研究:進食一種澱粉 4個月脂肪肝改善40% 體重降11磅|附8類食物例子 |
|
-
飛常日誌|馬國明開劇不影響籌備婚事 高海寧無得演空姐唔可惜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內房物管捱沽 能源電訊造好 港股止6連跌 仍受制20天綫
|
幾時應該立遺囑? - 晴報 - 財經/地產 - 財經 - D230605
晴報,唐德玲,女人筆金心,財經/地產
幾時應該立遺囑? - 晴報 - 財經/地產 - 財經
姊妹們,我在本欄提過,曾經目睹一些家庭,在家人突然離世或患上重病,不能處理自己事務時,對於如何處理該位家人的個人財務或者遺產,感到茫無頭緒。 「我連他有多少個強積金戶口,或者多少份保單也不清楚!」一位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540679%2F%E5%B9%BE%E6%99%82%E6%87%89%E8%A9%B2%E7%AB%8B%E9%81%BA%E5%9B%91%EF%BC%9F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40679/幾時應該立遺囑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40000/3540679/013_02_a_20230605_L.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40000/3540679/
財經/地產
財經
007
3540679
503
503003002
財經/地產 財經
遺產管理,財富及資產管理,股票,強積金,唐德玲
實體詞,金融服務,遺產管理,實體詞,金融服務,財富及資產管理,投資,股票,實體詞,退休規劃產品,強積金,實體詞,人物,唐德玲
遺囑 遺產 丈夫 子女 姊妹 死者 法例 財務 父母 家人 兄弟 強積金 戶口 保單 理由 妻子 配偶 環節 執行人 好處 策劃 急病 股票 太太 家庭 事務 親屬 病態 賭徒 婚生子女
2023-06-05
幾時應該立遺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