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父愛偉大︳9歲女自幼腸道衰竭 無法正常消化吸收營養 爸爸無懼後遺症捐小腸救愛女

發佈時間: 2023/06/08

新加坡一名9歲女童自幼患腸道衰竭,導致身體無法正常吸收營養,多年來嘗試各種治療方法無果,而小腸移植是她的唯一希望。其爸爸為救愛女決定捐出小腸,雖然手術罕見且難度高,但所幸手術相當順利,目前二人的康復進度良好。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想身體內外變靚減經痛? 黃佩霞教1套瑜伽動作保持年輕

{{hket:ul-video id="8354"}}{{/hket:ul-video}}

綜合當地媒體報道,現年9歲的王薈瑄自幼患腸道衰竭,腸道無法正常消化及吸收身體所需的營養,必須依賴全腸外營養(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將營養注射入靜脈,但會較容易出現發炎。多年來王薈瑄接受很多治療方式,而小腸移植手術是她唯一希望。

由於小腸移植的難度比腎臟和肝臟移植高很多,而小腸移植在新加坡尚未成為標準治療選項,仍在接受評估試點計劃。得到當地的衛生部的批准和支持下,王薈瑄在新加坡竹腳婦幼醫院進行活體小腸移植手術。而手術由該院和新加坡中央醫院的多學科團隊操刀,並由到訪的美國杜克大學兒科移植外科醫生提供指導。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4.jpg"}}{{/hket:inline-image}}

王薈瑄最終順利完成手術,父母表示這個手術對女兒康復過程是個重大進展,一家人對於女兒的情況保持樂觀,並感謝醫療團隊的協助。

新加坡伊麗莎白諾維娜專科中心擔任腸胃及肝膽專科顧問醫生韋俊韜表示,新加坡的人體器官移植法令(HOTA)只涵蓋腎臟、心臟、肝臟和眼角膜,並不包括小腸,而要從往生者身上取得小腸進行移植並不易。

他指出,小腸的血液供應很多,要進行移植,技術上比較困難,排斥機率也會比眼角膜移植來得高;但親人捐贈的話,排斥機率就會比較低。他又提到,人體的小腸大約有超過5米長,捐贈小腸意味著令小腸縮短,亦可能影響捐贈者的消化和營養吸收。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潘迦晴

↓【晴報 睇住賞 – 送5部德國寶全新Ultra Slim負離子速乾風筒】↓

↓ 吹髮新體驗 速乾護髮不手軟↓

卡樂B激量裝薯片!蜜糖烤雞翼味 / 茄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