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晴報醫療室|旅行狂食回港後血便 港女被指檢嘆如「酷刑」 醫生拆解痔瘡發炎5大成因+預防方法

發佈時間: 2023/07/09

有港女近日旅行回港後排血便,經求醫獲處方痔瘡藥後雖好轉,但當藥物用完後卻再出現血便。然而,她對上次被醫生「指檢(肛門指檢)」的經驗十分抗拒,認為「畀人睇蝕晒」之餘,過程痛苦,形容「慘過酷刑」。她於是向網民請教除看醫生外的治療方法,卻被網民批評「咁小嘢都嗌痛」,反建議再次求醫。對於痔瘡發炎的成因,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黃子群接受《晴報》訪問時提到,有一個年齡階段原來是痔瘡發炎的高峰期。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如何判斷傷勢輕重? 物理治療師拆解骨頭、軟組織痛楚分別

{{hket:ul-video id="8633"}}{{/hket:ul-video}}

港女:被「通櫃」真係有陰影

一名港女近日在「香港討論區」以「長期便血pat pat好痛 好困擾」為題發帖,稱早前和家人旅行「飲飲食食又捱夜」,回港後發現大便出現血絲,於是在母親陪同下到門診求醫。

在診症室內,女醫生要求事主脫下褲子,躺在病床接受「指檢」。事主心想自己已20歲有餘,卻要讓人檢查肛門實在「過唔到心理關口」,於是只把褲子脫剩一半,又忍不住輕聲指:

「唉!畀人睇蝕晒......」

母親聞言即表示:「阿女,大家女人,你咁樣醫生檢查唔到」,更立即把女兒的牛仔褲及內褲褪至大腿。隨後,已戴好手套的女醫生在事主肛門處,塗上凡士林後進行檢查。事主事後表示:

「我feel(感到)到個pat pat(屁股)痛到死......佢(醫生)隻手指會喺裡面不斷扭,仲好鬼痛。」

女醫生其後處方痔瘡藥予事主,事主坦言:

「『指檢』真係噩夢,慘過酷刑......畀人『通櫃』,真係有啲事後陰影。」

事主在使用過藥物後,病情一度好轉,但近日卻再出現血便情況。但由於她十分抗拒再接受「醜怪」的「指檢」,因此發帖向網民請教:

「除咗食藥睇醫生 ,有冇其他治療方法?」

對於事主抗拒檢查的態度,不少網民均直言「睇醫生啦,越拖越差」,又指醫生「每日見咁多人,係你細膽諗多咗,人哋好專業你放心睇啦」,批評事主「咁小嘢都嗌痛」。

醫生:45歲-65歲為高危期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黃子群接受《晴報》訪問指,痔瘡其實是肛門、直腸一些正常的血管生理結構,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般存在體內也無大礙。不過,當痔瘡開始變大或出現包括發炎等以下症狀時,就才需要求醫處理: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4.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5.jpeg"}}{{/hket:inline-image}}

痔瘡主要可分為內痔、外痔兩類,黃子群醫生指肛門有一條分界線分開直腸黏膜組織及皮膚組織,在直腸黏膜組織生長的痔瘡稱為內痔,在皮膚組織生長的痔瘡則為外痔。當中,大部分內痔都沒神經感覺,如內痔影響排便一般只需進行結紥(以橡皮圈結紮)就可消除不適;而在皮膚組織生長的外痔通常有痛覺神經,因此不能簡單進行結紥或打針縮細患處,通常需進行手術處理。

對於痔瘡發炎的成因,黃子群醫生表示隨著年紀越大,痔瘡出現發炎等症狀的風險就越高,當中以45歲-65歲為高危期。除年紀外,亦有以下原因導致痔瘡出現發炎等症狀:

  • {{hket:inline-image name="026.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7.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8.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9.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3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31.jpeg"}}{{/hket:inline-image}}

黃子群醫生表示,其實痔瘡本身屬正常生理結構,本身不會出現痛楚,但如果出現發炎等症狀就有機會導致患處痛楚持續加劇,影響患者生活,甚至可能因患處長期流血導致患者貧血。因此如要預防痔瘡,黃子群醫生表示首要之務要保持大便暢通,預防便秘。他建議在飲食上要多吃蔬菜,攝取足夠纖維,同時要多做運動,避免長時間坐下,均有助降低痔瘡出現症狀的機會。

黃子群醫生亦提醒,雖然大便出血是痔瘡的常見症狀之一,但當發現自己大便出血時,切忌以為單純只是由痔瘡引起。如果患者年過40歲,大便出血亦有機會是以下疾病的警號,呼籲這些患者盡快接受腸道內窺鏡檢查:

  • 痔瘡
  • 大腸癌
  • 腸道潰瘍
  • 腸道發炎
  • 克隆氏症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吳梓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