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港女近日旅行回港後排血便,經求醫獲處方痔瘡藥後雖好轉,但當藥物用完後卻再出現血便。然而,她對上次被醫生「指檢(肛門指檢)」的經驗十分抗拒,認為「畀人睇蝕晒」之餘,過程痛苦,形容「慘過酷刑」。她於是向網民請教除看醫生外的治療方法,卻被網民批評「咁小嘢都嗌痛」,反建議再次求醫。對於痔瘡發炎的成因,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黃子群接受《晴報》訪問時提到,有一個年齡階段原來是痔瘡發炎的高峰期。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如何判斷傷勢輕重? 物理治療師拆解骨頭、軟組織痛楚分別
{{hket:ul-video id="8633"}}{{/hket:ul-video}}
港女:被「通櫃」真係有陰影
一名港女近日在「香港討論區」以「長期便血pat pat好痛 好困擾」為題發帖,稱早前和家人旅行「飲飲食食又捱夜」,回港後發現大便出現血絲,於是在母親陪同下到門診求醫。
在診症室內,女醫生要求事主脫下褲子,躺在病床接受「指檢」。事主心想自己已20歲有餘,卻要讓人檢查肛門實在「過唔到心理關口」,於是只把褲子脫剩一半,又忍不住輕聲指:
「唉!畀人睇蝕晒......」
母親聞言即表示:「阿女,大家女人,你咁樣醫生檢查唔到」,更立即把女兒的牛仔褲及內褲褪至大腿。隨後,已戴好手套的女醫生在事主肛門處,塗上凡士林後進行檢查。事主事後表示:
「我feel(感到)到個pat pat(屁股)痛到死......佢(醫生)隻手指會喺裡面不斷扭,仲好鬼痛。」
女醫生其後處方痔瘡藥予事主,事主坦言:
「『指檢』真係噩夢,慘過酷刑......畀人『通櫃』,真係有啲事後陰影。」
事主在使用過藥物後,病情一度好轉,但近日卻再出現血便情況。但由於她十分抗拒再接受「醜怪」的「指檢」,因此發帖向網民請教:
「除咗食藥睇醫生 ,有冇其他治療方法?」
對於事主抗拒檢查的態度,不少網民均直言「睇醫生啦,越拖越差」,又指醫生「每日見咁多人,係你細膽諗多咗,人哋好專業你放心睇啦」,批評事主「咁小嘢都嗌痛」。
醫生:45歲-65歲為高危期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黃子群接受《晴報》訪問指,痔瘡其實是肛門、直腸一些正常的血管生理結構,基本上每個人都有,一般存在體內也無大礙。不過,當痔瘡開始變大或出現包括發炎等以下症狀時,就才需要求醫處理: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4.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5.jpeg"}}{{/hket:inline-image}}
痔瘡主要可分為內痔、外痔兩類,黃子群醫生指肛門有一條分界線分開直腸黏膜組織及皮膚組織,在直腸黏膜組織生長的痔瘡稱為內痔,在皮膚組織生長的痔瘡則為外痔。當中,大部分內痔都沒神經感覺,如內痔影響排便一般只需進行結紥(以橡皮圈結紮)就可消除不適;而在皮膚組織生長的外痔通常有痛覺神經,因此不能簡單進行結紥或打針縮細患處,通常需進行手術處理。
對於痔瘡發炎的成因,黃子群醫生表示隨著年紀越大,痔瘡出現發炎等症狀的風險就越高,當中以45歲-65歲為高危期。除年紀外,亦有以下原因導致痔瘡出現發炎等症狀:
- {{hket:inline-image name="026.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7.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8.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9.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3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31.jpeg"}}{{/hket:inline-image}}
黃子群醫生表示,其實痔瘡本身屬正常生理結構,本身不會出現痛楚,但如果出現發炎等症狀就有機會導致患處痛楚持續加劇,影響患者生活,甚至可能因患處長期流血導致患者貧血。因此如要預防痔瘡,黃子群醫生表示首要之務要保持大便暢通,預防便秘。他建議在飲食上要多吃蔬菜,攝取足夠纖維,同時要多做運動,避免長時間坐下,均有助降低痔瘡出現症狀的機會。
黃子群醫生亦提醒,雖然大便出血是痔瘡的常見症狀之一,但當發現自己大便出血時,切忌以為單純只是由痔瘡引起。如果患者年過40歲,大便出血亦有機會是以下疾病的警號,呼籲這些患者盡快接受腸道內窺鏡檢查: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撰文:吳梓楓
-
香港女人行表揚會| 胡家惠以躁鬱症經歷勉勵姊妹 由零開始創立事業:令我搵返自己 |
|
-
遠房表兄弟|王賢誌疑暗寸鄭嘉穎係雙面人 早已斷聯:Sorry佢唔係我邊個 |
|
-
不幸中之大幸|27歲女醫科生上超聲波堂 被教授抽中做示範 即場揭甲狀腺有腫瘤 |
|
-
究竟讀緊乜| ERROR飛台灣大學讀「冷門科系」分享難忘上課體驗 |
|
-
全球最孤獨大象|49歲菲律賓明星象離世 獨居動物園33年無同伴 市長一舉動惹爭議 |
|
-
臥底旅行團3.0|阿正妹頭參加台山溫泉團伏味濃 任浸腳皮溫泉 與大量床蝨共眠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不幸中之大幸|27歲女醫科生上超聲波堂 被教授抽中做示範 即場揭甲狀腺有腫瘤
|
-
珍惜眼前人|父親獨自梳化上猝逝 港男難忘入屋眼前一幕 痛泣:明明前日先一齊打完邊爐
|
-
愛滋風險|本港愛滋病個案連續7年下跌 較高峰跌四成 梁智鴻:盼2030年前結束對港威脅
|
-
猝死危機|多次心臟病發瀕死 英男星4次奇蹟起死回生 感恩可回家:基本上我的存活率是0
|
-
健康診症室|新冠後再現流感高峰? 港人一因素助擁群體保護 建議3類人優先「補針」
|
-
呼吸道疾病|同事成日咳 港女嘆「中招」喉嚨痛發燒 支原體肺炎個案增有人染3種病毒
|
-
疏忽意外|跟父母行服裝店 印度3歲女童玩玻璃鏡遭重壓 CCTV直擊奪命過程
|
-
珍惜生命|油塘高怡邨男子自焚尋短 獲救時聲稱「要燒死自己」 臉部手腳三級燒傷送院
|
晴報醫療室|旅行狂食回港後血便 港女被指檢嘆如「酷刑」 醫生拆解痔瘡發炎5大成因+預防方法 - 晴報 - 健康 - 腸胃保健 - D230709
晴報醫療室|旅行狂食回港後血便 港女被指檢嘆如「酷刑」 醫生拆解痔瘡發炎5大成因+預防方法 - 晴報 - 健康 - 腸胃保健
有港女近日旅行回港後排血便,經求醫獲處方痔瘡藥後雖好轉,但當藥物用完後卻再出現血便。然而,她對上次被醫生「指檢(肛門指檢)」的經驗十分抗拒,認為「畀人睇蝕晒」之餘,過程痛苦,形容「慘過酷刑」。她於是向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562942%2F%E6%99%B4%E5%A0%B1%E9%86%AB%E7%99%82%E5%AE%A4%EF%BD%9C%E6%97%85%E8%A1%8C%E7%8B%82%E9%A3%9F%E5%9B%9E%E6%B8%AF%E5%BE%8C%E8%A1%80%E4%BE%BF%E3%80%80%E6%B8%AF%E5%A5%B3%E8%A2%AB%E6%8C%87%E6%AA%A2%E5%98%86%E5%A6%82%E3%80%8C%E9%85%B7%E5%88%91%E3%80%8D%E3%80%80%E9%86%AB%E7%94%9F%E6%8B%86%E8%A7%A3%E7%97%94%E7%98%A1%E7%99%BC%E7%82%8E5%E5%A4%A7%E6%88%90%E5%9B%A0%2B%E9%A0%90%E9%98%B2%E6%96%B9%E6%B3%95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62942/晴報醫療室-旅行狂食回港後血便-港女被指檢嘆如-酷刑-醫生拆解痔瘡發炎5大成因-預防方法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60000/3562942/000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60000/3562942/
健康
腸胃保健
514
3562942
514
514003005
健康 腸胃保健
健康問題,旅遊資訊,美食,女生話題,痔瘡,手術,治療,大腸癌,便秘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旅遊玩樂,旅遊資訊,消費,消費種類,美食,實體詞,欄目(內容),女生話題,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痔瘡,健康醫療,治療,手術,健康醫療,治療,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大腸癌,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便秘
健康,旅遊,女生,美食,晴報醫療室
醫生 痔瘡 晴報 肛門 黃子群 事主 症狀 港女 指檢 組織 大便 直腸 內痔 酷刑 痛楚 患者 外痔 以下 腸道 結構 成因 皮膚 發帖 處方 生理 陰影 長期 通櫃 飲食 神經
2023-07-09
晴報醫療室-旅行狂食回港後血便-港女被指檢嘆如-酷刑-醫生拆解痔瘡發炎5大成因-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