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在很多已發展國家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在香港,大腸癌新症的數目由2009的4,335宗,不斷飆升至2018年高峰的5,634宗,一度幾年超過肺癌成為十大癌症之首。有見及此,近年政府大力推行大腸癌篩查計劃。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最新2020年數據,大腸癌新症個案輕微回落至5,087宗,仍是本港的第2號癌症殺手。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氣管舒張劑 紓緩慢阻肺病徵狀 用對方法 有效減低急性發作
{{hket:ul-video id="8745"}}{{/hket:ul-video}}
外科專科醫生王喬峯接受《晴報》訪問指,本港超過一半大腸癌患者於第1、2或3期確診,「即表示癌症未出現全身性擴散,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和清除淋巴結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案。」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1.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2.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3.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4.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5.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76.jpeg"}}{{/hket:inline-image}}
對於不同期數的腸癌,王喬峯醫生表示其實亦有各自相應的手術讓病人接受治療,當中包括:
1. 部分原位或極早期的腸癌病人經細心評估後,醫生可為病人進行內窺鏡黏膜下剝離手術(ESD),用內窺鏡把腫瘤從腸壁切除。
2. 部分第2期患者,如果出現高風險因素例如手術切除標本的邊緣與癌細胞相近或淋巴結採樣數量不足;顯微鏡下呈現細胞低分化腺癌;淋巴血管或神經周邊侵害;患者求醫時已出現腸塞或腫瘤破裂等,可以手術切除腫瘤和清除淋巴結,並在手術後接受輔助化療。
3. 已出現局部淋巴結轉移的第3期患者,由於復發風險較高,5年復發率可達3成,一般仍建議手術切除,之後盡早接受輔助化療,減低復發機會。
4. 如發現腫瘤時已經出現全身性擴散,即第4期,外科醫生和腫瘤科醫生會進行聯合會診。一般以藥物為主要治療手段,例如以混合式化療配合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等。部分只出現肝轉移的腸癌病人對藥物治療效果理想,最後更能一併接受腸癌和肝轉移的治療手術,提升生存機會。
5. 其他手術方案還包括:對於中低位直腸癌的患者,如果磁力共振檢查發現有侵犯到腸壁漿膜層以上或局部淋巴結轉移的情況,會建議先安排術前放射治療並配合腫瘤科藥物治療,以縮小腫瘤體積,讓根治手術更有把握,而腫瘤體積縮小亦意味手術後,病人有更大機會能保留肛門。
王喬峯醫生強調,大腸癌是可以預防的,
「大腸癌當中超過95%屬於腺癌(Adenocarcinoma),由大腸黏膜腺細胞形成。從正常細胞變異成癌細胞的時間往往長達5至10年,期間經歷多次基因突變,而在這期間進行大腸鏡檢查能有效偵測和切除瘜肉,預防腸癌形成。有時在腸鏡檢查中發現較大的瘜肉,外科醫生亦可即時進行內視鏡黏膜切除手術,把大瘜肉整顆切除,再根據瘜肉數量、大小和病理分析,為病人制訂複查腸鏡的時間表。」
他提醒,有以下風險因素人士,應盡早接受專科醫生評估,安排適當檢查,防患於未然:
- 家族有大腸癌病史
- 自己過往曾經接受腸鏡發現管狀/腺性瘜肉
- 已經出現腸道症狀(如大便習慣改變、大便出血等)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
帶外傭旅行|外傭照顧一家16年 暖心僱主欲帶去旅行慰勞【拆解外傭外遊簽證要求】 |
|
-
細細粒減肥成功自拍驚現性感鎖骨 為帶貨以身作則訂目標要變120磅 |
|
-
Healthy Life|準媽媽產前易下肢水腫 3組動作促血液循環+飲食貼士 |
|
-
徐若瑄親證與李雲峰簽字離婚 9年婚姻不敵異地相隔 三日前曾表達心情不佳 |
|
-
《愛回家》賈明昇被問路獲讚靚仔 鄒兆霆竟認唔出問路人就係視后? |
|
-
癌症殺手|生活規律愛運動 29歲女咳嗽一周揭患肺癌 拆解4大成因+6大症狀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Healthy Life|準媽媽產前易下肢水腫 3組動作促血液循環+飲食貼士
|
-
癌症殺手|生活規律愛運動 29歲女咳嗽一周揭患肺癌 拆解4大成因+6大症狀
|
-
自閉症|港漂媽為4歲自閉兒 報讀38個興趣班 1年半花近$20萬只為1目的|拆解成因+5大社交特徵
|
-
真命天子|重磅新娘被嘲「貼錢出嫁」 霸氣新郎當眾護妻 婚禮一舉動獲讚有擔當|附10種減肥錯誤觀念
|
-
飲食攻略|蔬菜一定高纖?西生菜、青瓜幾乎無!32款食物纖維量一覽
|
-
生死關頭︱新郎擺酒心臟停頓 巧遇7支急救隊同層開會 新婚夜獲專家救出鬼門關
|
-
視力健康|22歲男生視野變暗 因愛戶外釣魚致白內障 近視超一度數高危
|
-
不幸降臨|女子常感冒難癒 懷二胎驚悉患愛滋丈夫同中招 揭10年前因一事不幸感染
|
晴報醫療室|大腸癌成第2號癌症殺手 拆解不同期數手術種類 醫生:3類人宜及早檢查 - 晴報 - 健康 - 腫瘤及癌症 - D230728
晴報醫療室|大腸癌成第2號癌症殺手 拆解不同期數手術種類 醫生:3類人宜及早檢查 - 晴報 - 健康 - 腫瘤及癌症
大腸癌在很多已發展國家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在香港,大腸癌新症的數目由2009的4,335宗,不斷飆升至2018年高峰的5,634宗,一度幾年超過肺癌成為十大癌症之首。有見及此,近年政府大力推行大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572820%2F%E6%99%B4%E5%A0%B1%E9%86%AB%E7%99%82%E5%AE%A4%EF%BD%9C%E5%A4%A7%E8%85%B8%E7%99%8C%E6%88%90%E7%AC%AC2%E8%99%9F%E7%99%8C%E7%97%87%E6%AE%BA%E6%89%8B%E3%80%80%E6%8B%86%E8%A7%A3%E4%B8%8D%E5%90%8C%E6%9C%9F%E6%95%B8%E6%89%8B%E8%A1%93%E7%A8%AE%E9%A1%9E%E3%80%80%E9%86%AB%E7%94%9F%EF%BC%9A3%E9%A1%9E%E4%BA%BA%E5%AE%9C%E5%8F%8A%E6%97%A9%E6%AA%A2%E6%9F%A5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72820/晴報醫療室-大腸癌成第2號癌症殺手-拆解不同期數手術種類-醫生-3類人宜及早檢查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70000/3572820/000_1024.jpe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70000/3572820/
健康
腫瘤及癌症
514
3572820
514
514003003
健康 腫瘤及癌症
健康問題,直腸癌,治療,手術,醫生,癌症,大腸癌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直腸癌,健康醫療,治療,健康醫療,治療,手術,實體詞,工種,醫生,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癌症,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大腸癌
健康,晴報醫療室
手術 大腸癌 醫生 晴報 病人 癌症 患者 瘜肉 治療 外科 淋巴結 腫瘤 專科 王喬峯 腸癌 藥物 腸鏡 數量 腸壁 大便 黏膜 癌細胞 因素 腸道 方法 新症 習慣 細胞 症狀 期數
2023-07-28
晴報醫療室-大腸癌成第2號癌症殺手-拆解不同期數手術種類-醫生-3類人宜及早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