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心房顫動易致中風 新型薄血藥兼備「解藥」 助止血應急

發佈時間: 2023/08/28

中風令人「聞風色變」,然而心房顫動(房顫)患者,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五至七倍,因此不少患者需服用薄血藥物,減低中風風險。近年有新型薄血藥,在抗凝血之餘,更配備如解藥般的逆轉針劑,萬一突然大量出血,也可憑「解藥」盡快止血應急。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正現象,腦神經科專科李可倫醫生解釋箇中風險:「房顫患者心律不規則,容易令血液在心臟內形成湍流,繼而產生血塊。由心臟泵血後,萬一血塊經過腦部,並堵塞腦內的血管,就會造成栓塞性中風。」

李醫生坦言,相比糖尿病和高血壓比一般人超出兩至三倍中風機率,房顫病人的相關機率是五至七倍。可是房顫病徵不明顯,易受忽略。

病徵不明顯  長者風險高
「不少房顫病人心律速度不算快,起初並無徵狀,直至中風後透過心電圖檢查,才確診患上房顫。約百分之十至十五中風個案,因心房顫動而引起。」李醫生說,待這類患者病況穩定,尤其是年紀較大,或有血壓高等中風危險因素,會考慮處方抗凝血藥 (薄血藥),減低患者再次中風的機會。

年紀愈大,患上房顫的機會愈高。有統計顯示,本港65歲的長者中,約百分之七是房顫病人。此外,若本身患上心臟衰竭、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臟病,心臟冠狀動脈收窄等,均較易出現房顫。

因此,李醫生鼓勵上述病人定期進行心電圖檢查,萬一確診房顫也可及早治療,避免中風。他更建議,30歲以上人每年驗身和檢查心臟,監察血糖及膽固醇等,以便找出心臟及其他器官的隱疾。

李醫生說,醫學界治療房顫,多選擇新一代口服薄血藥,避免血塊形成。病人毋須戒口,也大減與其他藥物相沖的風險。服用薄血藥期間,仍可接受疫苗注射,因為針孔傷口微細,只要久按傷口約10至15分鐘已可凝血。然而若要脫牙或進行簡單手術,病人需在醫生指導下,暫停服用薄血丸,以免出現傷口後,血液難以凝固,流血不止。可是萬一出現突發意外,來不及停藥又要盡快凝血,避免生命危險,怎麼辦?

逆轉針劑如解藥   中和藥效
65歲的梁先生(化名)是房顫病人,有血壓高、缺血性中風及痔瘡病史,需長期服用薄血藥。一次痔瘡發作入院,病情嚴重至大量出血,不足一個小時內褲已被血液弄至濕透,情況危急。幸而梁先生服用的薄血藥配備「逆轉針劑」,其主診醫生立即使用逆轉針劑,去中和薄血藥抗凝血的藥效,減少肛門出血後,與外科醫生會診並替其切除並結紮痔瘡。手術完成後病情穩定,梁先生重新服用薄血藥,以免急性中風。

李醫生說,有新型薄血藥配備逆轉針劑,而逆轉針劑效用如「解藥」,施用時即可把原本對抗凝血的藥效逆轉。這有助服用薄血藥的患者,在突發情況如緊急手術時,能夠盡快止血。渡過危急關頭後,再遵從醫生指示服用薄血藥,即可維持薄血藥效。

李醫生提醒,房顫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如有疑問,應向患者的主診醫生查詢。

{{hket:inline-image name="DrLiHoLun.jpg"}}{{/hket:inline-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