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令人「聞風色變」,然而心房顫動(房顫)患者,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五至七倍,因此不少患者需服用薄血藥物,減低中風風險。近年有新型薄血藥,在抗凝血之餘,更配備如解藥般的逆轉針劑,萬一突然大量出血,也可憑「解藥」盡快止血應急。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正現象,腦神經科專科李可倫醫生解釋箇中風險:「房顫患者心律不規則,容易令血液在心臟內形成湍流,繼而產生血塊。由心臟泵血後,萬一血塊經過腦部,並堵塞腦內的血管,就會造成栓塞性中風。」
李醫生坦言,相比糖尿病和高血壓比一般人超出兩至三倍中風機率,房顫病人的相關機率是五至七倍。可是房顫病徵不明顯,易受忽略。
病徵不明顯 長者風險高
「不少房顫病人心律速度不算快,起初並無徵狀,直至中風後透過心電圖檢查,才確診患上房顫。約百分之十至十五中風個案,因心房顫動而引起。」李醫生說,待這類患者病況穩定,尤其是年紀較大,或有血壓高等中風危險因素,會考慮處方抗凝血藥 (薄血藥),減低患者再次中風的機會。
年紀愈大,患上房顫的機會愈高。有統計顯示,本港65歲的長者中,約百分之七是房顫病人。此外,若本身患上心臟衰竭、冠心病或缺血性心臟病,心臟冠狀動脈收窄等,均較易出現房顫。
因此,李醫生鼓勵上述病人定期進行心電圖檢查,萬一確診房顫也可及早治療,避免中風。他更建議,30歲以上人每年驗身和檢查心臟,監察血糖及膽固醇等,以便找出心臟及其他器官的隱疾。
李醫生說,醫學界治療房顫,多選擇新一代口服薄血藥,避免血塊形成。病人毋須戒口,也大減與其他藥物相沖的風險。服用薄血藥期間,仍可接受疫苗注射,因為針孔傷口微細,只要久按傷口約10至15分鐘已可凝血。然而若要脫牙或進行簡單手術,病人需在醫生指導下,暫停服用薄血丸,以免出現傷口後,血液難以凝固,流血不止。可是萬一出現突發意外,來不及停藥又要盡快凝血,避免生命危險,怎麼辦?
逆轉針劑如解藥 中和藥效
65歲的梁先生(化名)是房顫病人,有血壓高、缺血性中風及痔瘡病史,需長期服用薄血藥。一次痔瘡發作入院,病情嚴重至大量出血,不足一個小時內褲已被血液弄至濕透,情況危急。幸而梁先生服用的薄血藥配備「逆轉針劑」,其主診醫生立即使用逆轉針劑,去中和薄血藥抗凝血的藥效,減少肛門出血後,與外科醫生會診並替其切除並結紮痔瘡。手術完成後病情穩定,梁先生重新服用薄血藥,以免急性中風。
李醫生說,有新型薄血藥配備逆轉針劑,而逆轉針劑效用如「解藥」,施用時即可把原本對抗凝血的藥效逆轉。這有助服用薄血藥的患者,在突發情況如緊急手術時,能夠盡快止血。渡過危急關頭後,再遵從醫生指示服用薄血藥,即可維持薄血藥效。
李醫生提醒,房顫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如有疑問,應向患者的主診醫生查詢。
{{hket:inline-image name="DrLiHoLun.jpg"}}{{/hket:inline-image}}
-
病人心聲|數百臨終病人道出同一「人生最大遺憾」 醫生:不是希望更多時間陪家人 |
|
-
趙展彤與美心妹妹Celine7年後相認合照 同是童星出身感嘆時間飛逝 |
|
-
兒童癌症|6歲女童腦癌病逝 媽媽憶11個月抗癌過程 難忘最後一段路與女兒談生死 |
|
-
長壽秘訣|沖繩盛產人瑞心臟病、失智比率低 紀錄片揭長命百歲6大習慣 |
|
-
癌症殺手|男子長期鼻塞失嗅覺 以為過敏揭藏滲血惡性腫瘤 醫生警告:現一徵狀要小心 |
|
-
MIRROR澳洲拍團綜丨MIRROR玩熱氣球Anson Lo踩屎? 姜濤獲姜糖空中應援勁威水 |
|
-
抗衰老要及早 中年開始要進補 傳統四大天然中藥成效佳 |
|
-
-
新四高你要識 運動|飲食|定期檢查|保健品 四管齊下「穩」返健康 |
|
-
叢狀神經纖維瘤影響身心 97%望安全網引入新型藥物 |
|
-
-
-
-
您也可能喜歡...
-
病人心聲|數百臨終病人道出同一「人生最大遺憾」 醫生:不是希望更多時間陪家人
|
-
兒童癌症|6歲女童腦癌病逝 媽媽憶11個月抗癌過程 難忘最後一段路與女兒談生死
|
-
長壽秘訣|沖繩盛產人瑞心臟病、失智比率低 紀錄片揭長命百歲6大習慣
|
-
癌症殺手|男子長期鼻塞失嗅覺 以為過敏揭藏滲血惡性腫瘤 醫生警告:現一徵狀要小心
|
-
虐待動物|流浪狗被收養後失蹤 被揭慘遭虐殺食用 狗狗遭熱水燙死過程曝光
|
-
細思極恐|男子餐廳飲肉湯 驚見疑似手術骨釘 引發「人肉湯」驚魂
|
-
飲食攻略|微波爐叮菜=致癌? 專家拆解真相+教食3類蔬菜防癌
|
-
兒童睡眠窒息症|中大研究:手術有助嚴重患者呼吸暫停次數減8成 顯著減低血壓
|
心房顫動易致中風 新型薄血藥兼備「解藥」 助止血應急 - 晴報 - 健康 - 心臟健康 - D230828
心房顫動易致中風 新型薄血藥兼備「解藥」 助止血應急 - 晴報 - 健康 - 心臟健康
中風令人「聞風色變」,然而心房顫動(房顫)患者,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五至七倍,因此不少患者需服用薄血藥物,減低中風風險。近年有新型薄血藥,在抗凝血之餘,更配備如解藥般的逆轉針劑,萬一突然大量出血,也可憑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598291%2F%E5%BF%83%E6%88%BF%E9%A1%AB%E5%8B%95%E6%98%93%E8%87%B4%E4%B8%AD%E9%A2%A8%20%E6%96%B0%E5%9E%8B%E8%96%84%E8%A1%80%E8%97%A5%E5%85%BC%E5%82%99%E3%80%8C%E8%A7%A3%E8%97%A5%E3%80%8D%20%20%E5%8A%A9%E6%AD%A2%E8%A1%80%E6%87%89%E6%80%A5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598291/心房顫動易致中風-新型薄血藥兼備-解藥-助止血應急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95000/3598291/0828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595000/3598291/
健康
心臟健康
503
3598291
514
514003004
健康 心臟健康
房顫 醫生 薄血藥 患者 病人 心臟 凝血 心律 血液 解藥 血壓 針劑 血塊 先生 藥效 痔瘡 缺血性 機率 一般人 風險 傷口 心房 手術 新型 長者 配備 化名 年紀 因素 專科
2023-08-28
心房顫動易致中風-新型薄血藥兼備-解藥-助止血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