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傳媒老手 鼓勵年輕人「試錯」 轉戰社福界 放下「上司本能」接受意見

發佈時間: 2023/08/25

在本港傳媒廣播界打滾逾20年,以及擁有超過10年企業管理層培訓經驗的蔡展煇(Steven),在2019年毅然轉戰社福界,與有「社企之父」之稱的魏華星合作,盼以說故事、策劃創新活動方式,推動社會企業創新與發展。

近年在培育年輕生力軍時,他坦言自己也要重新學習,放下「上司本能」,多接受及包容新世代的看法。

蔡展煇接受本報訪問時分享,當日投身社福界的契機,緣於電台一次採訪,結識了由商界轉戰社企的魏華星,令他萌生轉換跑道的想法,盼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回想剛開始時,他坦言對魏華星的理念存疑,只覺他口中「改變社會、改變世界」的說法過於理想化,對社企的營商概念也相對模糊。

小步試錯 錯中「複習」

然而,在其後的採訪中,魏華星由初期僅引述外國社企服務作例子,到後來具體在香港實行Green Monday、「要有光」等社企項目,使蔡展煇看到全貌,認同社企在本地社會的力量與可行性。

於是他逐漸調到電台兼職位置,與SVhk(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合作策劃了不少活動,在當中亦學會了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CSV)、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等概念,最後辭職,與魏華星一同成立了創效傳訊初創公司SONOVA。

從傳媒工作轉到社福界別後,蔡展煇直言,感覺在發展及心態上的差別不大,因為都是以「講故事」的形式去影響別人,惟傳遞的平台有所不同︰「跳出了那300呎的錄音室,我的平台現在是整個社區。」

至近年開始接觸愈來愈多新世代,加上面對社會環境及問題似乎每一日都有變化,令他也隨之反思,在培育及管理這批生力軍時,應該改變作風及心態。他指現時正努力放下「上司本能」,學習多接受意見及包容,同時鼓勵他們勇於「試錯」。

他認為,讓年輕人自由發揮及敢於表達意見,「走出傳統框架,碰撞出革新的想法和創意。」盡管計劃剛開始時未算完美,但嘗試過後就會找到新方向。

舉例,早前在香港寬頻人才CSI基金推行,鼓勵年輕人大膽嘗試破格創新想法的項目「404 Not F_und?」中,他笑言自己擔任的身份是「首席容錯官」(Chief Error Officer,CEO),並自嘲︰「在人生已經歷許多錯誤,足以跟年輕一代分享。」背後目的是讓所有年輕人都可以在決策中表達意見,並且容許「試錯精神」,而非top-down(由上而下),決策只由高層單獨決定。

他補充︰「當中試錯並不是指鼓勵他們擁抱失敗,或是眼睜睜地看着他們失敗,而是讓他們小步試錯,錯中『複習』。」

創業方案須明確 吸引投資

另對於想創業的年輕一代,資金絕對是一大問題,蔡展煇建議,年輕人應該先有一個明確、可行、且能針對社會問題的方案,才能吸引投資者。他強調,要從「根源」和初心的角度出發,才能策劃出真正有意義的方案,要是只考慮「錢源」,那就會變得毫無方向。

AI推動社會變革 握時機棄舊迎新

蔡展煇對於AI帶來的社會變革,一直保持「審慎地樂觀」,認為這種轉變是一個棄舊迎新的機會。以企業為例,隨着科技及AI的發展,他認為舊有的工作方式已不適用。「公司不應該一味追求工作時數及傳統工作模式,而是應該適應新環境和新一代的價值觀,為員工調整適合的工作方式。」例如嘗試採取4天工作制及在家工作(WFH)等;以及在當前人才荒、職場面臨變革之際,考慮聘請身兼數職的員工。

調整工作方式 適應新一代價值觀

他認為,配合現今科技發展帶來更高效率的工作方式,才能吸引合適人才,以及讓員工「有真正的發揮」。

另針對社企發展,他與魏華星均直言,可能社企有一天會消失。「在營商模式上注入全新的價值觀、新生態」,以及對人才定位也需要進行大規模調整。

因此在香港這個金融城市,相比起改變企業性質、讓它們變成社企,蔡展煇更主張︰「把對社會作出貢獻這個意識形態,鑲嵌於企業營商考量中,才是更可行及更有影響力。」例如對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議題,也可能更有成效。

原文刊《香港經濟日報》

記者:張寶燕

美術:招潤洪

傳媒老手 鼓勵年輕人「試錯」 轉戰社福界 放下「上司本能」接受意見

蔡展煇認為,企業宜適應新環境和新一代價值觀,為員工調整適合的工作方式。(法新社資料圖片)

【晴報睇住賞 送108份Durex杜蕾斯001及003衛生套(2片裝)】

↓聖誕禮物,該送甚麼才是?杜蕾斯有一套小小薄禮,不成敬意!↓

卡樂B激量裝薯片!蜜糖烤雞翼味 / 茄汁味!

↓【晴報睇住賞 送31份雀巢Ⓡ全營授乳套裝】↓

↓想寶寶健康贏在起跑線?媽媽營養吸收要全面!↓

卡樂B激量裝薯片!蜜糖烤雞翼味 / 茄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