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用安全|兩港女赴內地選購牛肝菌 回港煮食享用疑食物中毒 腹瀉嘔吐需求醫

發佈時間: 2023/09/05

本港兩名女子早前在內地購買牛肝菌,兩人周日(3日)在家煮食享用後,即出現疑似食物中毒徵狀,兩人當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經治理後情況穩定,可自行出院。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歐瑞偉 X 黃天賜 師兄弟齊撐 「天使行動」中醫義診計劃 為腦病兒童帶來希望

{{hket:ul-video id="9075"}}{{/hket:ul-video}}

衞生防護中心:菇類食物中毒一般為急性

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兩名女子分別37及52歲,她們周日在家進食購自內地的牛肝菌後約一至兩小時,出現腹痛、腹瀉、暈眩、出汗、噁心及嘔吐等徵狀,經求醫後情況穩定,已經自行出院。

防護中心發言人指,進食菇類引致的食物中毒一般為急性。病徵通常包括進食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和腹痛等腸道徵狀。因應不同的菇種,病人亦可能出現如大量流汗、幻覺、昏迷或其他神經系統病徵和肝衰竭,嚴重者更可能引致死亡。

發言人呼籲,市民應向信譽良好可靠的供應商購買菇類,不要購買懷疑混雜了不明品種的菇類。此外,據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昨日(4日)公佈,當局發現一個從內地進口的冰鮮鴨樣本,被檢出獸藥殘餘磺胺類含量超標1.1倍,中心會繼續調查事件及採取適當行動。

購買+食菇4大重點

衞生防護中心過去曾表示,一般市民難以判斷野生菇類是否適宜食用,提醒市民切勿採摘野生菇類進食。市民應向信譽良好、可靠的供應商購買菇類,不要購買懷疑混雜不明品種的菇類,亦切勿採摘野生菇類進食。以可供食用的菇類品種混雜不可食用或帶毒性的菇類品種並不會稀釋毒性,在大部分個案中,烹煮亦不會破壞其毒性。如懷疑因進食菇類引致食物中毒,應立即求醫。以下為購買+食菇4大重點: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pic_600_600_1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025.jpg"}}{{/hket:inline-image}}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每朝索取《晴報》:精明生活.健康家庭.開心娛樂

【晴報睇住賞 送108份Durex杜蕾斯001及003衛生套(2片裝)】

↓聖誕禮物,該送甚麼才是?杜蕾斯有一套小小薄禮,不成敬意!↓

卡樂B激量裝薯片!蜜糖烤雞翼味 / 茄汁味!

↓【晴報睇住賞 送31份雀巢Ⓡ全營授乳套裝】↓

↓想寶寶健康贏在起跑線?媽媽營養吸收要全面!↓

卡樂B激量裝薯片!蜜糖烤雞翼味 / 茄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