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為免貼身衣物受到污染,都有手洗內褲的習慣,但原來這樣的洗濯習慣未必就等於安全?有台灣婦科醫生指出,手洗內褲時如果未能徹底清潔乾淨,恐會增加感染風險。此外,內褲亦應該定期淘汰更換,假如內褲出現3種狀況,不論男女都建議應盡快淘汰。
同場加映:
Sick問識答︳不正常的「蛋白」 小便有泡勿輕視
{{hket:ul-video id="9165"}}{{/hket:ul-video}}
台灣新竹國泰醫院婦科主治醫生張瑜芹日前於Facebook專頁分享指,外陰與一般皮膚不同,部分位置由黏膜組成,假如內褲上殘留細菌、霉菌、微量排泄物,恐會增加以下3大感染風險,甚至造成反覆感染:
內褲不潔恐致3大感染風險
- {{hket:inline-image name="01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19.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20.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3-2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28631f64-33ba-4ab0-a5ba-eace4cc66c13.jpg"}}{{/hket:inline-image}}
手洗內褲亦有感染風險
有不少人認為手洗內褲較為衛生,惟醫生表示假如手洗時,大家未能徹底將洗滌劑沖洗乾淨,恐會對私處造成刺激;而清洗過後,內褲上的水分未能徹底擰乾,亦同樣會導致細菌滋生,增加感染風險。
張醫生建議大家,可以使用洗衣機、或者購買專門清洗內衣褲的小型洗衣機來到清洗內褲,不過使用時仍要注意不可與外衣及襪子同洗。
3大狀況建議淘汰內褲
張醫生續指,除了清潔方式之外,無論男女都應該定期更換內褲以減低感染風險;不少人以為女性才需要特別注意內褲更換期限,但事實上,男性定期更換內褲亦可減輕皮膚、私處發炎及搔癢情況。醫生建議大家,內褲出現以下3大狀況,就應該要換新:
- {{hket:inline-image name="CP4-2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4-2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4-2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CP4-26.jpg"}}{{/hket:inline-image}}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自家節目登錄《U TV》專區!
↓↓試玩、試食、試用影片任您睇↓↓
【免費下載】
-
司徒鈺芸先天子宮問題要做手術 灑淚宣布經歷4次人工受孕成功 |
|
-
尋親記|尋子22年無音訊 51歲爸爸懸賞$1,100萬:每日即有8、9人叫我爸爸 |
|
-
救命神曲|美心臟協會:聽歌可救命 3首歌曲節奏與CPR相同 Taylor Swift新曲獲上榜 |
|
-
戀講嘢丨30歲港女認收幾千蚊做飯局妹 不忿𡁻完鬆索客人10幾萬摸胸費 |
|
-
癌症殺手|為兩屆亞運冠軍 「桌球之子」楊清順癌逝終年45歲 去年揭肺部有腫瘤|附肺癌6大症狀 |
|
-
中港婚姻|細29年內地妻婚後現形霸屋迫離婚 84歲伯伯訴辛酸:我養佢㗎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救命神曲|美心臟協會:聽歌可救命 3首歌曲節奏與CPR相同 Taylor Swift新曲獲上榜
|
-
癌症殺手|為兩屆亞運冠軍 「桌球之子」楊清順癌逝終年45歲 去年揭肺部有腫瘤|附肺癌6大症狀
|
-
食用安全|在韓中國女留學生以為挖到「人參」 咬一啖昏睡17小時 揭誤食一物中毒
|
-
超市大搜查|消委會實測20款保暖內衣 6款越洗越暖一品牌僅售$100【附詳細名單】
|
-
虐待動物|愛民邨老翁用膠袋 活捉野鴿被質疑「攞去食」 斷正後辯稱:鴿自己走入去
|
-
集氣祝福|肺部淋巴腫瘤難切除 天瑜爸爸月底再接受治療 盼女兒康復回家過聖誕
|
-
糖尿病|開車載朋友突低血糖 23歲女見暈險釀車禍 幸成功停車獲一物保命|附糖尿病5大病徵
|
-
飲食攻略·二十四節氣大雪|氣溫下降一區最低13°C 中醫拆解飲食宜忌+一款湯水健脾益氣
|
個人衛生|內褲手洗=更乾淨?2大原因更易滋生細菌 醫生:最多著6個月要換新一條 - 晴報 - 健康 - 女性疾病 - D230917
健康; 家居; 女生
個人衛生|內褲手洗=更乾淨?2大原因更易滋生細菌 醫生:最多著6個月要換新一條 - 晴報 - 健康 - 女性疾病
不少女性為免貼身衣物受到污染,都有手洗內褲的習慣,但原來這樣的洗濯習慣未必就等於安全?有台灣婦科醫生指出,手洗內褲時如果未能徹底清潔乾淨,恐會增加感染風險。此外,內褲亦應該定期淘汰更換,假如內褲出現3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615484%2F%E5%80%8B%E4%BA%BA%E8%A1%9B%E7%94%9F%EF%BD%9C%E5%85%A7%E8%A4%B2%E6%89%8B%E6%B4%97%3D%E6%9B%B4%E4%B9%BE%E6%B7%A8%EF%BC%9F2%E5%A4%A7%E5%8E%9F%E5%9B%A0%E6%9B%B4%E6%98%93%E6%BB%8B%E7%94%9F%E7%B4%B0%E8%8F%8C%E3%80%80%E9%86%AB%E7%94%9F%EF%BC%9A%E6%9C%80%E5%A4%9A%E8%91%976%E5%80%8B%E6%9C%88%E8%A6%81%E6%8F%9B%E6%96%B0%E4%B8%80%E6%A2%9D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615484/個人衛生-內褲手洗-更乾淨-2大原因更易滋生細菌-醫生-最多著6個月要換新一條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15000/3615484/1123964f-5c29-4778-82f9-812d6a33b9d2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15000/3615484/
健康
女性疾病
503
3615484
514
514003007
健康 女性疾病
健康問題,家居,女生話題,婦科疾病,醫生,霉菌,台灣,Facebook
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地產,家居,實體詞,欄目(內容),女生話題,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婦科疾病,實體詞,工種,醫生,實體詞,衞生措施,霉菌,實體詞,地域及地區,台灣,實體詞,品牌,Facebook
健康,家居,女生
內褲 醫生 皮膚 細菌 外陰 風險 台灣 專頁 新竹 以下 婦科 位置 晴報 女性 國泰 黏膜 醫院 張瑜芹 狀況 私處 頻道 自家 節目 專區 洗衣機 事實 男性 娛樂 霉菌 排泄物
2023-09-17
個人衛生-內褲手洗-更乾淨-2大原因更易滋生細菌-醫生-最多著6個月要換新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