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港生活網站並無進行電話推廣活動

食用安全|深圳排檔買田螺 29歲港男食後四肢麻痺 衞生防護中心:一毒素烹煮不能消除

發佈時間: 2023/09/19

食用海鮮要小心!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日(18日)公布一宗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的懷疑個案,一名29歲男子前日(17日)在家中食用田螺,約3小時後出現四肢麻痺,同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懷疑是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提醒,麻痺性貝類毒素在自然情況下可能存在於雙貝類體內,烹煮並不能把該種耐熱的毒素消除。

同場加映︰

Healthy Life|打工仔久坐易寒背?3個簡單伸展動作矯正姿勢

{{hket:ul-video id="9163"}}{{/hket:ul-video}}

中心表示昨日正調查一宗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的懷疑個案,涉及一名29歲男子;該名男子前日於家中食用田螺,約3小時後出現四肢麻痺。病人同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情況穩定,無須入院。

經中心初步調查顯示,涉事田螺購自深圳龍華區一排檔,目前中心仍在調查中。中心發言人表示,麻痺性貝類毒素在自然情況下可能存在於雙貝類體內,烹煮並不能把該種耐熱的毒素消除。

發言人又補充,麻痺性貝類中毒症狀主要與神經系統相關,通常在進食貝類後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初期症狀包括刺痛、口部及四肢麻痺、頭痛、暈眩及腸胃不適,在大多數的病例中,症狀會在數日內完全消退;嚴重者可能會出現吞嚥及發音困難、癱瘓、呼吸停頓,甚至死亡。如果市民出現麻痺性海產中毒的病徵,應該立即求醫,並保留餘下的食物以便調查和化驗。

中心提醒,要減低貝類中毒風險,市民應注意以下事項︰

  • 向可靠及持牌的海鮮店舖購買貝類;
  • 在烹煮貝類前先除去其內臟、生殖器及卵子,以及食用前應棄掉烹煮的汁液;
  • 每次進食較少份量的貝類;及
  • 進食貝類後若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求醫。

麻痺性貝類毒素耐熱又耐酸

據食物安全中心資料顯示,麻痺性貝類毒素可溶於水中,既耐熱又耐酸;不同毒素的毒性各異,當中以蛤蚌毒素的毒性最為劇烈,進食受痳痺性貝類毒素汚染的貝類可導致中毒。痳痺性貝類毒素來自貝類所吃的浮游微生藻,蜆、青口、蠔、扇貝、帶子等雙殼貝類通常是造成貝類中毒的媒介,因為牠們是濾食性生物,容易攝取水中的毒藻。當海水裏的一些浮游藻類暴發性地大量繁殖,即出現紅潮,生長在受影響海水的貝類所含的毒素濃度會因此迅速增加。

以下為麻痺性貝類毒素中毒6大徵狀︰

  • {{hket:inline-image name="click.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1-01.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1-02.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1-03.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1-04.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1-05.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1-06.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m1-07.jpg"}}{{/hket:inline-image}}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晴報 睇住賞 – 送5部德國寶全新Ultra Slim負離子速乾風筒】↓

↓ 吹髮新體驗 速乾護髮不手軟↓

卡樂B激量裝薯片!蜜糖烤雞翼味 / 茄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