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寸金尺土,不少人居住在劏房、板間房和納米樓。最近一項新加坡研究發現,居住面積每增108呎,抑鬱風險可降低27.7%,指出良好且充足的居住空間是促進心理健康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認為擁擠的居住環境會令人降低對周圍環境的控制感,從而形成心理壓力,提高罹患抑鬱症風險。
同場加映:
管家王|兩兄弟守住60年老餅店 90歲媽媽每日返舖幫手
{{hket:ul-video id="9214"}}{{/hket:ul-video}}
該研究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房地產系助理教授王錫澤,與北京大學副教授劉濤聯合發表,兩人提出3種假說,以協助分析居於狹窄空間會影響人們心理健康的理由,其中包括:
- 直接壓力:狹小的居住環境減少住戶私人空間,直接導致更高的壓力水平及更大的抑鬱風險。
- 間接壓力:不充分的居住空間限制了住客的活動模式,如煮食或運動上的不便,又或者私人財產難受保障。
- 調節力:狹小居住空間削弱住客從生活壓力(如職場)中恢復的效果,甚至進一步將壓力放大。
調查分析1613北京市民 5.5%人有抑鬱傾向
為檢驗有關機制假說,兩名學者分析來自北京舊區、市區及郊區共1,613名居民。居民年齡介乎18至59歲,中位數為41,男女比例相當。與父母長輩或子女晚輩同住的比例分別為40%及57%,人均居住面積由最低5平方米至最高200平方米不等(約53至2,152呎)。同時有36.9%的家庭每人都擁有獨立睡房;受訪者平均生活壓力分數為5.817,其中5.5%人有抑鬱傾向。
居住面積每增108呎 抑鬱風險降27.7%
綜合而言,調查在排除社會經濟等外在因素後,發現人均居住面積每增加10平方米(約108呎),患抑鬱風險可降低27.7%;對設有獨立睡房家庭,每間睡房如居住1.5人以上,患抑鬱風險將提高120%以上。
4類人易因居住空間不足患抑鬱
調查又發現有個別族群表現出更大因居住環境不足而令抑鬱風險提高傾向,分別為:
- 女性:或與青春期女性比男性更易受負面情緒影響有關;女性亦較傾向因自身身材或外表引致焦慮。
- 與子女同住:或由於照顧子女時一般會有較強責任感及耐性有關,抗壓的同時亦會產生較大的精神疲勞。
- 不與父母同住:與父母同住或可提高人們的精神穩健程度。
- 居住非商品房屋:亦即「非私樓」。起因或由於住屋環境非由住戶自由選擇而是被動接收,選擇權的喪失對住戶的心理健康不利。
透過調查結果,兩位學者認為居住空間不足不單是社會資源分配公平問題,亦與人們心理健康有重要影響;在都市快速發展之下,中國人均居住面積雖有大幅提升,惟居住空間仍有分配不均。學者認為有關政策的制定者應該更關注未能在房地產熱潮中受惠的一群,確保人均居住空間以改善居民心理健康狀況。
香港人均居住面積172呎 公屋更低
據《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香港家庭住戶的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約為172平方呎;據房屋署《房屋統計數字2023》,2022年本港約46%人口居於公營永久性房屋、53.3%人居於私人永久性房屋;針對公屋租戶人均居住面積,2023年數字為13.8平方米(約148呎),同時有大約0.5%公屋租戶的人均居住面積少於5.5平方米(約59呎)。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
LOUIS VUITTON星光大道時裝騷 雲集80位國際及本地的名人星光熠熠 |
|
-
愛回家丨片尾曲有彩蛋忠粉狂問邊個唱 陳浚霆出歌圓夢挑戰明年男新人 |
|
-
歸隱田園|21歲內地男打工3年看破紅塵 隱居深山住竹棚餵豬「養老」 |
|
-
倪晨曦Deep V到肚臍似着假胸肌衫 網民召喚張敬軒再Cosplay倪黃昏 |
|
-
湯怡爆囡囡紫喬進入「Trouble 2」 兩個月無工人姐姐慘豬:我好想瞓覺 |
|
-
關智斌Gas爐起火面部二級燒傷 頭髮眉毛燒燶甩皮一星期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蟲咬風險丨郵輪渡假腳趾腫脹 男子傷口驚現蜘蛛卵 治療4周後再現驚嚇一幕
|
-
日間暫託|長者日間暫託點增至190間 每日只需$41.5 申請資格+方法一文睇清
|
-
肺病風險丨心理學家顧修全肺病離世 拆解肺部感染5大特徵 細菌入血恐致敗血病需截肢
|
-
英年早逝|30歲素食健身網紅 心跳驟停猝死 生前曾認服藥增體能|附10大猝死徵兆
|
-
鯁骨危機|婦人魚骨鯁喉 因一急救動作埋後患 終釀腹膜炎需裝「人工肛門」|附鯁骨3大處理伏位
|
-
恐怖病例|女子捽眼跌出蟲 求醫再夾出60條活蟲 醫生:家中摸一物惹上
|
-
呼吸道合胞病毒|GSK Arexvy獲批成本港首款RSV疫苗 適合6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
|
-
女士健康|女子腸胃不適下腹變大 開腹現啫喱狀「粉粿」 抽出4公斤黏液揭患兩腫瘤
|
新加坡研究|居住空間每增108呎抑鬱風險降27.7% 4類人士易因住細屋患抑鬱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 D230926
新加坡研究|居住空間每增108呎抑鬱風險降27.7% 4類人士易因住細屋患抑鬱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香港寸金尺土,不少人居住在劏房、板間房和納米樓。最近一項新加坡研究發現,居住面積每增108呎,抑鬱風險可降低27.7%,指出良好且充足的居住空間是促進心理健康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認為擁擠的居住環境會令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621038%2F%E6%96%B0%E5%8A%A0%E5%9D%A1%E7%A0%94%E7%A9%B6%EF%BD%9C%E5%B1%85%E4%BD%8F%E7%A9%BA%E9%96%93%E6%AF%8F%E5%A2%9E108%E5%91%8E%E6%8A%91%E9%AC%B1%E9%A2%A8%E9%9A%AA%E9%99%8D27.7%25%204%E9%A1%9E%E4%BA%BA%E5%A3%AB%E6%98%93%E5%9B%A0%E4%BD%8F%E7%B4%B0%E5%B1%8B%E6%82%A3%E6%8A%91%E9%AC%B1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621038/新加坡研究-居住空間每增108呎抑鬱風險降27-7-4類人士易因住細屋患抑鬱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20000/3621038/9671cd95-0061-46e6-b02f-a838960b2fc5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20000/3621038/
健康
生活健康
503
3621038
514
514003016
健康 生活健康
家居,壓力,公屋,精神病,房屋署,新加坡,人口普查,北京,抑鬱症,中國,人口
地產,家居,健康醫療,健康養生,壓力,地產,物業種類,公屋,健康醫療,健康問題,精神病,實體詞,香港政府及法定機構,房屋署,實體詞,地域及地區,新加坡,實體詞,經濟數據及調查,人口普查,實體詞,地域及地區,北京,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抑鬱症,實體詞,地域及地區,中國,時事,社會民生,人口
空間 風險 面積 壓力 環境 傾向 住戶 地產 學者 香港 假說 居民 影響 活動 人們 新加坡 房屋 商學院 中位數 助理 社會 子女 家庭 公屋 大學 教授 女性 住客 因素 劉濤
2023-09-26
新加坡研究-居住空間每增108呎抑鬱風險降27-7-4類人士易因住細屋患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