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秋,以往的「煲蠟」活動幾乎經已絕跡,但玩燈籠點蠟燭仍難免會有導致燒傷燙傷意外發生。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就表示以往中秋前後都會收到不少類似個案,提醒市民中秋期間特別注意安全之外亦分享幾個燒傷後處理方法,其中保鮮紙就是處理二級以上燒傷的「急救利器」。
同場加映:
管家王|兩兄弟守住60年老餅店 90歲媽媽每日返舖幫手
{{hket:ul-video id="9214"}}{{/hket:ul-video}}
婆婆倒瀉熱湯淋腳 清創植皮留院2個月
黎醫生指以往中秋都會出現不少燒傷燙傷患者,傷者包括成人小童,傷勢由一級至三級燒傷不等。除玩火以外,黎醫生指曾有一名女子因在家被曱甴「嚇到彈起」,期間不慎撞倒手上捧著熱湯的婆婆,導致婆婆雙腳遭嚴重燙傷,需接受清創及植皮手術,足足留醫2個月方能出院。
- {{hket:inline-image name="PHOTO_600.jpe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83430025_274878745470777_8368194897500665269_n-redacted_dot_app.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84553341_274878712137447_1581664454162513803_n.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83416792_274878735470778_3910422477409511893_n-redacted_dot_app.jpg"}}{{/hket:inline-image}}
- {{hket:inline-image name="382990476_274878732137445_6455225447184318349_n-redacted_dot_app.jpg"}}{{/hket:inline-image}}
三級燒傷處理方法各異
黎醫生解釋燒傷或燙傷一般可分成3級,病徵及處理方法亦有所不同:
- 一級:表面燒傷,皮膚表皮發紅和灼熱,有痛楚但沒有水泡,情況就如猛烈陽光曬傷。
- 二級:中層燒傷,皮膚的真皮層受損,皮膚除了紅、痛、熱外,還會起水泡。
- 三級:深層燒傷,皮膚連底層的肌肉和神經線遭受破壞,皮膚可能出現燒焦或者死白情況,通常沒有太大痛感。
醫生拆解燒傷處理法
如遇燒傷燙傷,黎醫生建議應盡快把身上沾到熱水或火燒的衣物脫掉,然後用凍水浸或沖洗受傷部位10至15分鐘,有助降溫和減輕痛楚。留意不要用冰塊直接敷在傷口,因有機會反過來導致低溫灼傷。
二級燒傷可考慮用保鮮紙
如懷疑傷勢達二級,黎醫生建議可先用保鮮紙包着傷口然後盡快求醫。她解釋指燒傷燙傷的傷口黏液很快變乾,有機會黏著衣物或普通紗布,其後撕開時會進一步破壞皮膚組織,故保鮮紙就成為醫生在醫院急症室和燒傷病房常用的短暫性保護傷口的方法之一。外科醫生正式評估和清洗傷口之後,會採用油性敷料甚至銀離子敷料去包紮傷口。
面部燒傷應即求醫
如傷口出現水泡,黎醫生提醒切記不要自行弄破,否則可能引起感染;如面部曾被熱氣燻到甚至火燒,又或者頭髮、眉毛、鼻毛有燒焦痕跡,黎醫生亦建議儘快到急症室求醫,因呼吸道有可能已經被灼傷,引致突發性呼吸道黏膜腫脹和阻塞,可在短時間內引致窒息,甚至死亡。
最後,黎醫生提醒市民切忌在傷口上塗上豉油、燙火膏或牙膏,因類似物品或含多種化學物質,亦有機會令患者熱度積存、阻礙傷口降溫,甚至將細菌帶入傷口,引致發炎令傷勢惡化。
文章內容獲黎逸玲醫生授權刊登
立刻加入《晴報》WhatsApp頻道,獲取最新娛樂、健康及著數資訊,仲有送禮活動!
【https://bit.ly/3RnCHkV】
U Lifestyle App睇盡《晴報》新聞資訊及自家節目 ↓
↓↓同步更新、更快更順↓↓
【免費下載】
-
離主播枱3個月丨潘蔚林重踏幕前展現幽默一面 與方健儀「紅燒外婆肉」經典合體 |
|
-
飲食攻略·火鍋篇|食肉先定食菜先?生蠔要烚幾耐? 食安中心教5招安全打邊爐 |
|
-
北海道異象|沙甸魚屍沖上岸延綿1公里 民眾裝滿多盤「免費魚」帶回家 |
|
-
洗手盆漏水|洗手盆喉管漏水 港女狂鋪「魔術鋼膠」修補 專家:唔係越多越有效 |
|
-
蟑螂滿屋|恐怖鄰居曱甴爬滿身 一開門百隻湧出走廊 自稱「受害者」噴殺蟲劑出事 |
|
-
大灣區合作|大灣區醫療與中大醫院達戰略合作 共建粵港協作價值醫療夥伴體系 |
|
-
保單逆按自製長糧 | 充裕退休儲備 + 保障家人GET!(附個案說明) |
|
-
-
-
胸悶、頭脹、手腳麻痺?黃祥興不靠藥物 1個月拆走血管炸彈 重拾醒神健康 |
|
-
私密處痕癢、灼痛、異味來襲 Grace教路:每日1粒解決「私密」問題 |
|
-
-
唔止面黃 生痘痘 長期攰都可能肝損傷 黃祥興逆轉肝機能 慶幸及早護肝 |
|
-
您也可能喜歡...
-
飲食攻略·火鍋篇|食肉先定食菜先?生蠔要烚幾耐? 食安中心教5招安全打邊爐
|
-
大灣區合作|大灣區醫療與中大醫院達戰略合作 共建粵港協作價值醫療夥伴體系
|
-
吸煙風險|男子呼吸困難求醫 肺葉千瘡百孔半爛掉 20年來每日食煙肇禍
|
-
珍惜生命|油麻地指示牌現「勵志Bite」 苦勸勿尋死惹心酸 「行落去總好過跳下去」
|
-
猝死危機|司機心肌梗塞瀕猝死 幸旅遊巴上全車醫護 察覺2大徵兆急停車救人【附7大徵狀】
|
-
廚房有蟲|廚房離奇長出多條活蛆蟲 港女揭來自一包食物1類人要小心
|
-
爆肺危機|港男日本旅遊突爆肺 半邊肺充斥血水入院做手術 3原因讚香港醫療:高質好多
|
-
遊泰注意|16歲仔返港後 肌肉痛發燒揭患登革熱 同行至少共5人中招現病徵
|
晴報醫療室|中秋煲蠟玩蠟燭燒傷個案多 外科醫生教保鮮紙急救法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 D230929
晴報醫療室|中秋煲蠟玩蠟燭燒傷個案多 外科醫生教保鮮紙急救法 - 晴報 - 健康 - 生活健康
近年中秋,以往的「煲蠟」活動幾乎經已絕跡,但玩燈籠點蠟燭仍難免會有導致燒傷燙傷意外發生。外科專科醫生黎逸玲就表示以往中秋前後都會收到不少類似個案,提醒市民中秋期間特別注意安全之外亦分享幾個燒傷後處理方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article%2F3624107%2F%E6%99%B4%E5%A0%B1%E9%86%AB%E7%99%82%E5%AE%A4%EF%BD%9C%E4%B8%AD%E7%A7%8B%E7%85%B2%E8%A0%9F%E7%8E%A9%E8%A0%9F%E7%87%AD%E7%87%92%E5%82%B7%E5%80%8B%E6%A1%88%E5%A4%9A%20%E5%A4%96%E7%A7%91%E9%86%AB%E7%94%9F%E6%95%99%E4%BF%9D%E9%AE%AE%E7%B4%99%E6%80%A5%E6%95%91%E6%B3%95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624107/晴報醫療室-中秋煲蠟玩蠟燭燒傷個案多-外科醫生教保鮮紙急救法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20000/3624107/e40e4426-925c-4850-8f0c-5f0198209c7b_1024.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3620000/3624107/
健康
生活健康
503
3624107
514
514003016
健康 生活健康
家居,健康問題,手術,中秋節,灼傷,燒傷
地產,家居,健康醫療,健康問題,健康醫療,治療,手術,實體詞,節慶,中秋節,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灼傷,實體詞,疾病/痛症/損傷/病徵,燒傷
醫生 傷口 皮膚 方法 可能 急症室 保鮮紙 婆婆 晴報 外科 熱湯 患者 活動 衣物 一級 水泡 情況 蠟燭 期間 傷勢 個案 呼吸道 灼傷 頻道 市民 牙膏 幫手 黎逸玲 痛楚 物品
2023-09-29
晴報醫療室-中秋煲蠟玩蠟燭燒傷個案多-外科醫生教保鮮紙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