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致上堂渴睡 腦癇童被誤當懶惰

發佈時間: 2017/12/12

藥物致上堂渴睡 腦癇童被誤當懶惰

腦癇症是一種常見的小兒腦科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發作時會出現局部肌肉抽搐、目光呆滯或大哭大笑,易被以為是頑皮及「唔聽話」的表現。有患者因服食抗腦癇症藥物在課堂睡覺,被老師責罵及誤為懶惰。腦神經專科醫生指,腦癇症患者需長期以藥物控制病情,藥物有欲睡的副作用,認為政府應向校方提供腦癇症訓練,以減少教師對腦癇症患者的誤解。

發作時全身抽搐 要長期服藥

現年21歲的大學生Arthur,3歲時確診腦癇症,當時不知自己患病,但由5歲起,發覺身體出現不妥,睡覺時身體會不自覺郁動,向媽媽查問後得悉自己患腦癇症。自小學至中學階段,Arthur病情不斷惡化,病發較頻密時,每周會發病1至2次,嚴重時更會全身肌肉抽搐、甚至倒地大哭大笑,每月更會有一次因嚴重病發而需入院治療。醫生為控制其病情而不斷加藥,令他近乎每天早上都需要到醫療室先休息2小時,才能上課,對其學業造成影響。

同時,Arthur因藥物影響而難以集中精神,時常感疲倦、頭暈,不時被老師誤會他上堂偷懶睡覺,亦因服藥後受副作用影響而無法完成功課,即使向老師解釋原因,亦被反罵懶惰找藉口。病情亦令他感自卑,因害怕朋友知道他患腦癇症,只告知朋友是血糖低,嚴重影響社交活動。直至於澳洲升讀大學之後,今年初進行治療腦癇症的手術,病情日漸好轉。

適當調校藥量 副作用可消失

香港腦癇學會會長、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楊穎欣指,據估計,本港約有3.5萬至4萬名腦癇症患者,而每逾100個兒童中便有1人一生中曾經腦癇症發作。她說,腦癇症俗稱「發羊吊」及「癲癇症」,其成因可以是遺傳、腦炎或腦腫瘤等造成,亦可能因難產引致嬰兒腦缺氧而導致。

患者病發時腦部會出現腦功能紊亂,令正常的神經信息傳遞暫時受阻,引致腦部信息混亂,而病發時間可持續數秒至數分鐘。患有腦癇症的兒童一般會較正常兒童的智商較低,同時會出現認知、情緒及社交問題的機率亦較高。

她指,現時抗腦癇症的藥物有相當療效,但因應不同藥量而出現欲睡的副作用,但只要適當調校分量,便可令副作用消失。她建議,教育局應更新《認識及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教師指引》,讓老師了解腦癇症與特殊學習需要的關係,以及如何處理腦癇症發作的學生。

記者:葉漢亮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