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孝忠
馮孝忠

迷失四季‧自然‧讓時光飛逝

發佈時間: 2018/04/06

迷失四季‧自然‧讓時光飛逝

最近看到有關枡野俊明禪師和生活經濟評論家沖幸子對話的刊物。禪師也是園藝設計師,是現今日本枯山水園林的名家,所以特別注重人和大自然的關係;他的禪修指導很多都是以自然環境、花草樹木作為引導中介的。一些內容令我心底產生了反思、啟發和引伸出幾個課題。

其中談到現代人太多時間都是在冷氣系統裏生活,可能除了一些關注時裝換季的潮人,一般人對一年裏的氣候、節令轉變的敏感度愈來愈低。過去幾十年農業科技不斷發展,溫室培育、基因改造等等科研成果,使我們全年都可以吃到很多原來特定季節才有的蔬菜水果;雖然有時很開心,但有時也感覺到失去了對一些蔬果的期待,減低了知味感。

香港人好像對花開的季節還是較在意,每年春夏交替時都喜去日本觀賞櫻花,11月也有人興致勃勃的去看紅葉。但我周圍的朋友還是以消閒、旅遊目的為主,櫻花紅葉是個短暫的視覺享受,在盛放時拍照留念,有興趣觀察和體會自然的花開花落、成住敗空(佛教語,指生滅循環)的有心人還是少數。

我也覺得自己和大自然漸漸失去聯繫。記得大學時代,每年杜鵑花開,還會感到一年時間快溜走了,好像沒有怎樣讀書,還會無奈地在考試逼近前努力一下。

步入職場後,就很少時間透過氣候、節令、植物甚至小動物的棲息變化等,體察到生命靜靜地每天流逝。突然一天,驀然回首,才發覺自己浪費了很多寶貴光陰,有點懊悔沒有把時間多放在對生命較有意義的事情和修行上。

佛教普賢菩薩《警眾偈》這樣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大眾當勤精進。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真是意味深長。

到山上結廬為舍、活在大自然之中對絕大多數的香港人而言,當然就算有心也無力,這般的深度放下也不是習慣繁華鬧市生活的人辦得到的。

經常到郊野感受不同的節令和欣賞觀察花草的枯榮來正視無常,從而善用生命和時間,就已經是很好的修行了。每天上班時選擇走一些戶外的路,感受不同的天氣;如果能經過一些公園、寺院、教堂,或是路旁的草木,放慢點步伐多看幾眼,也可能釋放珍惜光陰的潛意識。

(本欄每月首周五刊登)

撰文: 馮孝忠 太平紳士,現任恒基兆業首席財務總監,並擔任多項公職。佛教徒,專修淨土法門。
欄名: 在世佛學,如此,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