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IG用家心理

發佈時間: 2018/10/29

「捉」IG用家心理

許多青年人對facebook嗤之以鼻,揚言Instagram(IG)才是他們的世界。究竟IG有何魔力,能令他們如此着迷?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於1890年以self來表示自我的概念,意指一個人通過經驗、自我反省和其他人的反饋,去增加對自身的了解。到了40年代,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把自我分成兩個面向︰真實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簡言之,真實自我便是我原本是個怎樣的人,理想自我則是我希望變成怎樣的人,當中包括父母自小的教誨、社會推崇的價值觀和行為,以及我認為怎樣的言行對我較有利等因素影響。

網絡世界提供機會讓我們重新塑造自我,建立一個與真實的我有很大距離的形象。IG提供一個平台,讓用家發表內心投射和嚮往的自我形象,從而影響大眾對其印象,將自己塑造成理想中的我。

IG還能強化用戶的記憶和感覺。據一份刊登於《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論文〈The Psychology behind the addiction to Instagram〉,拍照令人對參與的活動的印象更深刻。若活動性質快樂,他們的愉悅感覺會加強。反之,照片會增強當事人對不快事件的負面情緒。難怪近年愈來愈多青年人對IG上癮。原來加工的相片,不單美化人的自我形象,亦可強化他們的感覺和記憶,這恐怕是照相機的發明家都不曾想像的結果。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黃仲遠、李秋婷 港台節目《捉心理》,逢周日晚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一台播出。
欄名: 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