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之逆襲

發佈時間: 2018/10/29

漢字之逆襲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表示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創作。儒家思想不鼓勵創作,但對岸的日本則不同。

日本自古有語言而無文字,唐朝時日本的大化革新,借用漢字草書創造平假名,借用偏旁創造片假名。

唐化之後,明治開始全面西化,普及全民教育,大規模學習及繙譯西方的新詞彙,叫做文明開化。全民繙譯及創造了成千上萬的新詞彙,部分音譯時,使用了片假名,即是「外來語」。但更多使用漢字意譯,民間的集體智慧創造出無數全新詞彙,簡單點說,即是「潮語」,為古老的漢語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些百多年前的日本民間創造的潮語,遠比清政府繙譯機構同文館的官方新詞,更加生動形象,更加信、雅、達。

由於漢字對我們毫無障礙,學習方便,這些新詞彙隨着梁啟超等留學生和繙譯書刊傳入中國。同遣唐使相反方向,傳播西方知識,故曰漢字之逆襲,這些渡海回國的新詞彙統稱「和制漢語」わせいかんご。

日本由一個入口漢字的國家,過了一千年,變成一個出口漢語的國家。小弟新節目《明治憑甚麼》就有專題講解和制漢語!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項明生 智傲集團CEO, 旅遊作家
欄名: 明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