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廣標
曾廣標

特朗普如何轉戰外交

發佈時間: 2018/11/16

特朗普如何轉戰外交

特朗普是歷來最關注股市動向的總統,他總是把美股升市歸功於他自己的「美國優先」政策,但碰到跌市時,就會推卸責任落別人身上,例如近期美股又見回吐,特朗普便指投資者不願看到民主黨人準備利用在眾議院的優勢去留難總統。不過,市場其實並沒有這種解讀,更多是擔心美國經濟過熱,美息仍會上升,以及貿易戰將進一步令包括美國在內的環球經濟受壓。我相信,特朗普也不是完全不明白,只是他不會說出來。

對華關係有回暖迹象

美國主流評論認為,總統在中期選舉受挫後,內政改革較難推行,會更重視在外交立些功勞,對現時的特朗普來說,最關鍵的是明年和後年的美國經濟不要明顯轉差;因此,我認為他是有誠意與民主黨人共商進一步減稅大計以利經濟。不過,不少新科民主黨眾議員背負着趕特朗普下台的使命,看來,被民主黨控制了的眾議院,對「通俄門」和其他醜聞絕不會留手,一定會給予特朗普及其家人不少麻煩。

「美國優先」政策是要鼓勵資金回流美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要確保美國貨在競爭上佔有優勢。除了減稅的正面鼓勵外,他也利用關稅來打壓進口貨品;而與中國的貿易糾紛更演變成關稅戰。在特朗普主動下,關稅戰在明年初還有可能進一步升級。然而,隨着中方在進一步開放市場作出更多讓步,特朗普開始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他與習近平通了電話,中美恢復外交安全對話,而消息說負責貿易談判的副總理劉鶴將再到美國,與美國財長姆欽恢復談判,使月底在阿根廷舉行的中美首腦會議可以取得較多共識。

白宮內部有鷹派和鴿派,姆欽被視為是鴿派;不過,較早時特朗普傾向於鷹派,把中國定位為敵對勢力。因此,令到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特朗普政府大部分人都好像都變成了鷹派似的,即是要對「中國國家資本主義」進行圍堵。

然而,特主動與習通電話及重開外交及安全會議,反映出他明白到非理性地與中國惡鬥只會傷及美國經濟,不利於他爭取連任。

中期選舉後,特朗普到巴黎出席一戰結束百周年紀念活動,東道主馬克龍又玩兩面派,一方面責備民粹主義及指要建立歐洲軍隊,一方面又堅稱特朗普為「好朋友」猛拍大腿。但今次特朗普感到歐洲盟友們很不爽,於是在推特大罵馬克龍。他在巴黎獨自行動,不願參加一些集體活動。面對鏡頭時,他與普京打招呼時顯得最開心,但馬克龍「建議」美俄不宜趁今次紀念在巴黎舉行峰會,令特朗普很無癮。

11月除了月尾的G20阿根廷峰會之外,還有東南亞聯盟會議和亞太經合會議,但對於亞洲的活動,特朗普沒興趣參加,這與美國要爭取東南亞各國圍堵中國的說法似乎不符。

歐日料不會跟隨圍堵

不少專家都認為,特朗普若要迫使美企擺脫在中國的生產鏈,應是鼓勵他們把生產綫遷往東南亞國家。據說,一些東南亞國家也很雀躍,以為可以接納大量因龐大關稅而要「逃出中國」的企業。特朗普正路是到區內出席會議,與中國爭奪影響力。但他實際上對於東南亞,除了出售軍火之外,其實沒有多大興趣,而美國巨企的一些話事人也早已向他表明,把較高端的生產綫搬到東南亞的風險頗大,因為缺乏熟練工人,港口碼頭的運作也不暢順;同時,還要擔心政局改變。一些低端的輕工業生產綫近年已紛紛從較昂貴的中國搬往東南亞及南亞國家,然而涉及較高科技的產品,例如蘋果手機的生產綫就不敢輕舉妄動。

賭徒性格的特朗普不在亞太區多花心思,也間接向中方表明,若能有足夠的讓步使他可以向美國民眾交代,則妥協是有可能的。美國高層常罵中國侵犯美企的知識產權及強迫轉讓高科技,對此,中方已保證會回應及「有則改之」,同時,也不再提要補貼發展新一代高科技產業。

我認為,特朗普現時更重視的是讓更多美國貨輸往中國,使貿易赤字能顯著降低,而他最歡喜的會是中國多買美國農產品及汽車,以此來迫使歐日亦讓步。

有認為特朗普會先令歐日讓步然後圍堵中國,但一來歐日在美國中期選舉後不會輕易向特朗普讓步;二來若西方國家一起圍堵中國,也只可能令到貿易戰全面升級,到時,買單的將是環球經濟。就算特朗普亂來,歐日也不會跟着走。

既然中方已讓步,與中國妥協本應是特朗普的上策,但限於政治需要,他在月底很可能只是尋求一個臨時性方案。例如雙方暫時放寬部分貨品的關稅及不再加碼,以便繼續進行更深入的談判。對於絕不想打貿易戰的中國而言,臨時及局部的妥協,亦已算是一些收穫。

(原文刊於《經濟通》)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曾廣標 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和財經評論員
欄名: 國金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