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玩命遊戲

發佈時間: 2018/12/17

恐怖的玩命遊戲

電子遊戲的誕生,當然與娛樂大家有關,偏偏有些遊戲卻足以致命,但仍有人願意嘗試。

早前在外地的社交媒體流傳一款稱為Momo的遊戲,其模式與2013年在俄羅斯盛行的藍鯨死亡遊戲相似,皆是透過網絡引誘玩家參與各種挑戰,甚至要求玩家以自殺來完成任務。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些遊戲主要透過兩種手法,包括門檻效應及系統減敏法來吸引玩家。遊戲中的挑戰分為許多等級,會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令玩家克服恐懼和痛楚。更重要的是,玩家必須於限期內完成所有任務,令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踏上不歸路。

我們可以從遊戲化的倡導者周郁凱提出的八角行為分析法,當中的五種核心驅動力來理解這些恐怖遊戲的吸引力所在。第一,不確定性與好奇心:玩家不知道各項挑戰的內容,從而挑起他們的好奇心;第二,發展與成就感:玩家在遊戲裏需要升級過關,從中獲得的徽章能令他們得到肯定;第三,使命感與上天的旨意:這些遊戲能令玩家覺得自己被召喚而感到光榮;第四,社會影響與關聯:遊戲中有些任務令玩家互相溝通,他們傳遞負面的情緒,或會增加往後自殘的風險;最後是避免損失:為了避免先前的努力功虧一簣,玩家會竭盡所能完成任務。

惟有我們的關愛和諒解是避免青年人誤入歧途的方法。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黃仲遠、李秋婷 港台節目《捉心理》,逢周日晚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一台播出。
欄名: 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