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惡搞你

發佈時間: 2018/12/28

對不起,惡搞你

上星期我有幸獲香港電台邀請,參與《日常8點半》的直播環節,與三位主持討論網絡惡搞及抽水文化如何影響廣告業。

的而且確,有不少專業廣告人都經常批評惡搞及抽水廣告只反映出低級趣味;但老老實實,學廣告界大師林俊明話齋︰「廣告無真理」,廣告只有觀眾喜歡或不喜歡之分,無論惡搞抑或抽水,都只不過是眾多達到廣告效果(引起觀眾注意,從而採取行動或改變行為及觀點)的手段之一,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說時遲那時快,今年聖誕,為了宣傳智能家居的聲控技術Google Assistant,網絡巨人如Google也製作了一支惡搞荷里活經典聖誕電影《Home Alone》的廣告。現時已經30多歲、當年只有幾歲大的男主角再次粉墨登場,翻炒《Home Alone》的經典橋段多一次,食正聖誕節這個時機。此片不單止在網絡,就連傳統電視媒體也引起了廣泛討論,人人樂此不疲,認為惡搞有理。

事實上,近年不少香港政府部門,由廉政公署、消防局以至天文台,都似乎一改昔日嚴肅古板的形象,對網絡文化盛行的惡搞及抽水廣告更持開放態度。雖然,我覺得部分作品只有一味譁眾取寵之嫌,但當然也有例外,譬如在節目中也有討論到,抽水抽出名堂的清潔龍阿德,我就覺得算是一個雅俗共賞的好例子。節目中又訪問了負責創作的團隊,他們亦意識到不能獨沽一味靠抽水出位,抽水之餘也要不忘原創;又或者,即使是抽水,也不要一窩蜂隨大隊去抽。

惡搞也好,抽水也好,都只不過是一種借力打力、緊貼潮流文化的即食手法,正所謂來得快,去得更快,但凡任何即食產品,始終多吃無益。所以作為廣告創作的手段,偶爾為之是可以,但只靠借題發揮這一招的話,實在很難為品牌樹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個性形象;說到底,即使是政府部門,也需要樹立屬於自己的品牌形象。

但話說回頭,當這個年頭,廣告公司與客戶的關係都同樣是來得快去得快,當即食手法變成了常態時,這個惡搞及抽水氾濫的廣告現象,亦是不難理解的。

(編按︰《進擊中的Social》專欄暫告一段落,多謝Rudi路迪涼先生三年多以來對《晴報》的支持,也感謝讀者對本欄的喜愛。)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Rudi 路迪涼 進擊中的社交媒體廣告人
欄名: 進擊中的So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