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英志
鄺英志

釀酒五件事

發佈時間: 2019/01/03

釀酒五件事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釀製葡萄酒亦有五件事,缺一不行,那就是天時、地利、葡萄品種、耕種方法和釀酒方法等。這五件事中,天時即氣候,氣候如何純靠運氣,非人力所能控制。種植釀酒葡萄有一個基本條件,就是全年平均溫度不能低於攝氏十度,這是葡萄成長的最起碼要求。地利是指葡萄園的土壤,土壤包括疏水功能和儲水能力,更重要的是泥土內的礦物質,豐富的礦物質可令葡萄果實變得更有內涵,從而釀出更有層次的葡萄酒。

「人」對地利的控制極有限,卻可以憑經驗去決定應該在甚麼土壤種植甚麼葡萄。選擇葡萄的品種對日後釀成的酒有極大影響,不同的葡萄品種有不同的性格和味道,例如白葡萄中的莎當妮(Chardonnay)果味較豐富而圓滑;長相思(Sauvignon Blanc)酸度較尖銳和帶香草味;紅葡萄中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有黑加侖子味和厚重的單寧,需要較長時間來成熟;梅洛(Merlot)的單寧較薄和有柔和的果香,可趁年輕時飲用。以上種種都可以由釀酒師控制。

在歐洲一些地區亦有法例規管,規定某些地區的酒只能用指定的葡萄品種,否則便算犯規,嚴重的會遭降級處分。意大利一些釀酒師刻意挑戰法例,放棄用意大利的傳統葡萄Sangiovese而改用世界流行的赤霞珠,曾被譽為(現在仍然是)意大利最佳紅葡萄酒的Sassicaia,由於採用法國波爾多的葡萄品種和釀酒技術,故只能取得普通餐桌酒(Vino da Tavola,VdT)級別,卻一度成為意大利最昂貴葡萄酒,可算諷刺。

意大利政府最後也得向現實低頭,在1994年將它升格為DOC級別,即法定產區葡萄酒,相等於法國的AOC等級。這種情況在法國卻不多見,可見法國人在釀酒理念上還是比較倔強!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鄺英志 「蒲陶堂」堂主、國際知名品酒師、葡萄酒評審及教育家 peterk@putaotang.com.hk
欄名: 蒲陶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