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景殘年思念吃與鄉愁 念念不忘樂昌炮彈芋頭

發佈時間: 2019/01/11

急景殘年思念吃與鄉愁 念念不忘樂昌炮彈芋頭

母親在生時,年晚煎堆、油角、年糕、蘿蔔糕外,她的絕藝「芋蝦」之食材,必找來至粉至綿滑芋頭製作。自從吃過好友W送來韶關炮彈芋頭後即驚為天物,不作他選。直至母親離世後,我才有機會親往樂昌體驗掘炮彈芋頭。

母親在世時,每到年底準備一應過年物品,忙得分身不暇;食物方面尤其注重,一家大小、家務助理甚至交往至密親朋戚友,無不總動員。

好朋友W與S至尊敬長者,平常北上回港,總帶回各式飛禽走獸游魚、花果菜蔬,老遠送到吾鄉讓母親嘗鮮,引得我媽老遠見着W已笑得眉飛色舞。

最濃的年味是媽媽的手藝

年晚煎堆、油角、年糕、蘿蔔糕之外,母親絕藝「芋蝦」之食材,必須找來至粉至綿滑芋頭製作,地主人家從農村走過來,自家的田土過去生產作物無數,我媽至熟悉如何選料。粗壯,比我們小孩還長得高大,單單芋葉已可當一把小傘。我們家的田土漫山遍野種芋的歲月,童年的我亦曾經歷過。

W送我媽從韶關運回來、身長起碼一呎半到兩呎,名為炮彈芋頭,吃過用來做芋頭扣肉和芋蝦,宣布除了韶關炮彈芋頭,其他同類皆淪為次貨。每至年尾都游說偕我媽隨W與S北上,親自下田掘芋,後來終於成行,但母親已別離!

我們掘芋的地方並非在韶關而是在城外,高鐵開通之前,往來北京與嶺南至重要的京廣必經之路,靠近湖南的樂昌。樂昌女兒阿紅領我們回家,介紹予60歲開外,一身精壯幾乎零脂肪的農家人紅爸、紅媽,其田裏正是大量炮彈芋頭的寶藏。

紅媽領我們下田,指引樂昌有江貫穿,江的這邊泥土含沙量豐富,種出的芋頭比對岸的更綿滑。身處群山環抱肥沃山谷中挑起鄉愁,往昔老家元朗已滄海桑田,看着阿紅父母在田間掘芋,猶如我媽立在往昔家中同樣良田阡陌,臘月微寒在風中若隱若現。

芋頭番薯源頭皆舶來 落地生根處處香

追尋食材源頭一直讓我好奇,想想萬水千山從南美洲走過來的番茄、薯仔、辣椒、南瓜、冬瓜、可可等如何落地生根,又如何影響萬千民生,怎不興奮?中、南美洲番薯種植與食用研究所得,少說也已千百年。

大洋洲夏威夷、大溪地,甚至新西蘭的土著都曾長期以芋頭作主食。據研究報告印度最早食用,一度輾轉生長及食用遠至埃及。鳥可以飛,人有腦袋與兩條腿,但植物如何移植到整個地球?除了極地或嚴峻天氣,都生長開去,不單止革命了食物,也關係政治革命。

在韶關樂昌看到農家曬番薯乾,想起Taro、Ubi、Gabi、Sweet Potato、Yam等等的名稱與關係或無關係,除了食用,着實有趣!

撰文︰鄧達智

編輯︰林燕玲

美術︰Simon

撰文: 鄧達智 遊山玩水 See The World
欄名: 講東講西鄧達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