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出席癌症會議,會上有醫學專家認為要對抗乳癌,治療比預防更重要,故此資源應放在乳癌患者身上,而非為未患上乳癌的女士進行檢查。這有別於我們一般所認知的「預防勝於治療」,也與基金會一直提倡的「及早發現,治療關鍵」有所不同。
要知道乳癌肆虐不僅僅是一個數字,更是一個公共健康問題,牽動着很多家庭的命運。乳癌愈早發現,存活率愈高,這在醫學界早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原位乳癌(即0期乳癌)存活率為九成九,I期及II期分別有九成及七成存活率,但確診IV期只有一成半存活率,早期和晚期之間,存活率足足有八成差距。換言之,愈早發現乳癌,可以拯救更多生命。
更甚者,確診乳癌的期數愈早,患者所要接受的治療也愈簡單,而不用接受更具入侵性的手術。譬如原位癌,可能的治療方案是接受部分切除手術,配合電療去減低復發機會,但如果惡化至II期或III期,則很大可能要接受化療,病人也因而要承受更多治療副作用,譬如脫髮、噁心、嘔吐、疲乏等。另外,不少II期或以上患者更需要接受淋巴切除手術,引致上臂出現淋巴水腫這個無法根治的慢性炎症,除了肢體活動能力受阻外,也影響康復者日後的工作能力及日常生活、甚至個人形象。這種生理及心理壓力雖然難以量化,但絕不代表可以置之不理!
當台灣及各國推行全民乳癌篩查,結果顯示晚期乳癌個案數目及死亡率有顯著下跌,而香港晚期乳癌個案數目卻連年上升,III及IV期乳癌仍佔乳癌新症總數四分一。放資源於乳癌的預防上,實在刻不容緩。乳癌的預防和治療,兩者不一定是水火不容,真正對社會大眾更有益的做法,是「兩條腿走路」,並行發展,將資源有效率地用於乳癌防治。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
欄名: 乳過天晴
-
下月5日設靈│黃樹棠兒子凌晨發文悼念亡父 「點解對眼好似閂唔到個水喉」 |
|
-
活化舊建築|金茂坪戲院誤傳清拆 華懋:正籌備活化工作 |
|
-
新冠肺炎|逾1300食肆已提升換氣量 月底前未完成須申請延期 |
|
-
食用安全.東張西望直擊|污糟後巷成工場生腸墨魚隨地擺 食材疑供應油麻地小食店:我搵食啫 |
|
-
歐超聯誕生|與足總英超及球迷代表開會 約翰遜:採一切必要行動阻歐超聯 |
|
-
憑藉人民幣理財專家優勢 建行(亞洲)推出一系列人民幣優惠 |
|
-
-
-
-
-
又到回南天!點樣唔俾潮濕及霉菌入屋? 要靠『抽濕、乾衣、空氣淨化』全面抵抗 |
|
-
「職業治療個人化 提升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自理能力」 |
|
-
-
乳癌防治 不可偏廢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 D190115
乳癌防治 不可偏廢 - 晴報 - 生活副刊 - 健康
有一次出席癌症會議,會上有醫學專家認為要對抗乳癌,治療比預防更重要,故此資源應放在乳癌患者身上,而非為未患上乳癌的女士進行檢查。這有別於我們一般所認知的「預防勝於治療」,也與基金會一直提倡的「及早發現
https%3A%2F%2Fskypost.ulifestyle.com.hk%2Fcolumn%2Farticle%2F2250538%2F%E4%B9%B3%E7%99%8C%E9%98%B2%E6%B2%BB%20%E4%B8%8D%E5%8F%AF%E5%81%8F%E5%BB%A2
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column/article/2250538/乳癌防治 不可偏廢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seo/503.jpg
https://resource01-proxy.ulifestyle.com.hk/res/v3/image/content/2250000/2250538/
生活副刊
健康
007
2250538
503
514003
生活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