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歐洲的語言隔膜

發佈時間: 2019/01/18

中國與歐洲的語言隔膜

世界政治局面的變化,足以構成巨大的文化變化,就如特朗普奇特的對華、對歐洲政策,迫使中國和歐洲國家尋求合作之道,以抗衡美國難以捉摸的舉措。

不過,中國和歐洲,無論在地緣和文化方面都有距離,要打通關節都不容易,語言的隔膜就是其中一個難題。

內地高等學府培養出一些熟悉歐洲語的學生,加上留歐學生,組成一個有分量的歐洲語言群。歐洲又如何呢?法國人較為進取,一早已經在中學將中文設成選修課,近年共有40,000中學生在學習中文。

相比之下,銳意和中國合作的德國,卻未能鼓勵足夠的年輕人學習中文。在2012年前,中文曾經掀起熱潮,但最近已經回落,現時正在學校選修中文的只有5,000人左右。

背後原因很複雜,德國行聯邦制,各邦自行設定課程,中央政府想強推中文並不容易;其次,在部分人士的印象中,中文還不是可與英文或者法文相比的重要語言。師資短缺亦是問題,所以,政府打算每年培養至少30個合資格中文教師,提供更多學習中文的機會。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麥勁生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