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是hater?

發佈時間: 2019/01/28

你的名字是hater?

隨着通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人們的溝通幾乎零障礙,甚至連不希望接收的信息都被迫照單全收。根據學者Nickolas Cottrell於1972年發表的「評鑑察覺理論」,當人們的行為受到別人注視時,會憂慮可能得到負面評價而遏抑自己憎厭的情緒。網絡的匿名效應瓦解了這種顧忌,於是許多人都肆無忌憚透露自己的心聲,當中不乏對別人侮辱的言詞,然而背後動機也許並不為了甚麼。他們便是我們口中的hater。2010年,《牛津字典》正式將這名詞納入字典,並定義為極端憎恨特定人或事的人。

但hater的憎惡從何而來?社會心理學的內外團體效應說明,人的憎惡源自個人對較親近的內團體的熱愛,以及對外團體的敵意,這個相互作用之下,出現排斥甚至憎厭的情緒。

無疑,憎恨是人的本能情緒,但匿名效應不一定只會助長仇恨的情緒,它也能讓人放下心理包袱,敢於表達真正想法。荷蘭社會心理學家Tom Postmes曾進行實驗,讓實驗對象以匿名形式為醫院提供方案,解決病人的需求。結果發現當部分小組提出正面和善意的建議時,其他小組會提出更多有效的辦法。可是一旦不再以匿名發表意見,這種正面的氛圍便會隨之消失。可見匿名效應隨社群的價值觀而產生不同影響力。凡事皆可兩面看,究竟匿名效應會成為助力還是阻力,完全視乎我們的抉擇。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黃仲遠、李秋婷 港台節目《捉心理》,逢周日晚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一台播出。
欄名: 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