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儀
方健儀

天王vs朋友

發佈時間: 2019/02/04

天王vs朋友

豬年來臨前我完成了一個心願,就是跟張學友在演唱會後合照,意味着我由2015年訪問劉德華、2016年當黎明活動司儀、2016年《寒戰2》首映遇上郭富城,四年內終於集齊「四大天王」。

你可能會問,平日冷靜淡定的我,為何做出如此追星豆芽事情?連我都不敢相信,可以厚顏地要求到後台找學友。但行徑不可思義也要做,不是為了「呃Like」,而是想為我的成長做個紀念。

80、90年代,聽歌選擇沒有現在多,但我就是喜歡它的集中,集中就是力量的見證,而那股力量最易催生王者,造就了「四大天王」。他們獨當一面,即使一打開電視,扭開收音機,都只播他們的歌,受眾大多不會嫌悶。那時同學們分開不同陣營,劉、黎、郭、張對壘。

家長們「無眼睇」,但我樂見當年的樂壇活力,粉絲鬥個你死我活,如果偶像沒有「食力」,又哪來值得支持?

20年過去,雖然「四大天王」變成「四大外父」,雖然有年輕人曾說︰「乜郭富城跳舞咁勁?乜劉德華係歌手?佢哋唔係拍戲㗎咩?」但真正的天王巨星,是即使經歷多年,即使不是他們的死忠粉絲,都願意真金白銀買票欣賞他們的演唱會,儼如入場見見一位陪伴成長的朋友;更詭異的是,每首歌你都懂得唱。很記得學友在演唱會上說,他今年迎來58歲,但會堅持每次都做到最好,出盡百分之二百的力量。聽罷我是由衷的感動,更榮幸生於「四大天王」的年代,因為我就是喜歡那個堅毅不屈、講求實力的年代。

至於現在的本地樂壇,我深信實力歌手大有人在,只是時移世易,面對內憂外患。對內是我們的娛樂渠道太多太分散,誰也可以當歌手(連我也可不知醜地曾奪得「最受歡迎女歌星」),要突圍要造王並非易事;外患是韓流甚勁,我試過幾次出席活動,見過韓星的歡呼聲全然掩蓋了港星,情何以堪!

可幸的是近年大家都支持廣東歌,我雖然過了追星年紀,但對未來仍充滿寄望,自己樂壇自己救,很期待,再有「天王」誕生,再有「朋友」伴着我走。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方健儀 傳媒工作者,包括電視電台節目主持、司儀、大學兼任講師、傳媒顧問等。
欄名: 破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