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認識粵港澳大灣區

發佈時間: 2019/02/25

認識粵港澳大灣區

上周一,中國國務院正式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文本。隨後幾日,傳媒鋪天蓋地報道綱要的內容。

但其實,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概念早於2017年3月已經由總理李克強提了出來,只不過,經過接近兩年的醞釀和草擬,正式的綱要文件才能出來。

所以,粵港澳大灣區這個提法,過去兩年大家都已經時常掛在口邊,不過,原來也不是很多人可以說得出,何謂粵港澳大灣區,又或者,到底哪些城市是在這個灣區之內。我的姊妹Lucy就是其中一位。

「9加2」GDP逾10萬億

「近日報紙和我們的特首都不停推介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好像十分重視似的,這個是不是習主席的大作呢?對投資又有甚麼啟示?」Lucy從投資的角度去看大灣區的概念。

「噢,妳的問題很宏觀,要慢慢分析呢,但我想先考考妳,妳知道何謂粵港澳大灣區嗎?」

「嗯,其實我只知道包了廣東省、香港和澳門3地,但其他就不太清楚了。」

「好的,讓我告訴妳吧!所謂粵港澳大灣區,是指一個『9加2』的城市群,而當中的2就是香港和澳門,其餘9個城市都位於廣東省,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中山、惠州、東莞、江門、肇慶和佛山。」

「廣東是最早開放和最富裕的中國省份呢!」

「不錯,這11個城市加起來的人口接近7,000萬人,土地面積5.6萬平方公里,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確實是內地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動最強的區域之一。因此,這地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就有着重要的戰略地位。」

「是不是國家想進一步深化這地區的發展,以拉動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

「妳說得對,看來妳也有策略性的目光呢!」

「客氣了!」聽到我的稱讚,Lucy似乎很興奮。

新思路突破發展瓶頸

「內地經過40年改革開放,經濟規模已經相當龐大,近幾年的增長也開始減慢了,某程度上是去到了一個瓶頸。過去由固定資產投資和勞工密集的製造業等推動經濟的模式已經不合時宜,也不適當了,因此有必要找尋新的出路。中央的思路,明顯認為廣東省和港澳兩地擁有獨特的優勢,因為港澳兩地是相當國際化的城市,對於外資和外國人都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廣東省也是最早開放的城市,跟海外的對接也最早。如果能夠協調和調動各城市群的資源,優勢互補,長遠有機會發展成像美國三藩市灣區、紐約灣區或日本東京灣區等先進國家的城市群。更重要的是,中央是希望藉此拉動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嗯,妳說得很清楚,我也明白多了。在發展大灣區的時候,我們香港有沒有新的任務或角色?」

「基本上沒有,香港只要繼續發揮我們原有的優勢便可。根據規劃綱要,香港只要繼續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的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便可。」

「嗯,這都是我們過去一直在做的呢!唏,如果從投資角度,那到底有沒有大灣區概念股呢?」(待續)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