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並非唐人街外賣

發佈時間: 2019/03/08

芙蓉並非唐人街外賣

英國回來的小友問︰芙蓉蛋是否唐人街外賣店的發明?他說十幾年前看過鄧永鏗爵士寫的專欄,說中國人不會吃「雜碎」(chop-suey),也不會稱煎蛋為芙蓉(foo-yung)。

據我所知,芙蓉是歷史悠久的菜式。成書於光緒13年(1887年)左右的《美味求真》,已經有多個芙蓉菜式︰芙蓉肉、芙蓉蟹、芙蓉蝦、芙蓉豆腐、芙蓉魚翅。

菜名有芙蓉的,就是指雞蛋,所以芙蓉蛋飯其實有架床疊屋之嫌。至於為甚麼炒蛋或煎蛋稱為芙蓉?可能因為有時罵人也會用到蛋字,所以避之;當年太監也怕聽見蛋字。京魯菜館的木樨肉,也是炒雞蛋,木樨,桂花也。所以,正宗的木樨肉,炒出來的雞蛋應該細碎如桂花,主要材料除了豬肉,還有木耳、玉蘭片,又或者金針、青瓜等。

至於芙蓉,炒法則不同,是形似煎蛋或西方的「奄列」(Omelette)多些,昨天剛在youtube看到當年台視《培梅食譜》作者炒芙蓉魚翅,很懷舊。香港只流行炒桂花翅,很少人吃芙蓉魚翅。其實此菜另有一風味,不遜桂花翅。現在吃魚翅不符環保潮流,可以用素翅或粉絲代替,不知用魚翅瓜又如何?

桂花素翅的配料以火腿絲、銀芽、韭黃為主,芙蓉魚翅則用冬筍絲、香信絲、火腿絲,素翅用上湯煨透,其他配料也用湯煨過炒熟,放入打勻的雞蛋內,煎成奄列狀,用筷子扒開幾塊。

如果煮芙蓉蟹,也用相同配料,可加些肉絲,魚翅改為蟹肉便成,煎好後可打個芡提味,但切不可用麻油。改蟹為蝦仁便成芙蓉蝦。

上世紀美國著名飲食作家費莎女史(M.F.K. Fisher)在二次大戰時(1942年)寫了一本食經,名字甚嚇人--《狼的煮法》(How to Cook a Wolf),但內容卻沒有狼的食制,只是寓意狼在屋外窺視,裏面有不少艱難時期的菜式。一道名叫「基本芙蓉」,是素的芙蓉︰雞蛋四隻、豬油三湯匙、洋蔥、西芹、青椒、蘑菇各半杯切碎粒,雞蛋打勻,放入西芹、青椒和蘑菇粒;先把洋蔥用豬油煎至金黃,倒入雞蛋,煎兩面金黃,上碟切成數塊,趁熱食。

她說明還可以加入蝦仁、白飯、炸杏仁碎,甚至各式肉魚來煎。

費莎女史對中菜相當熟悉,還介紹了炒蠔豉鬆、中式米飯、中式清湯等等,而且她認為大家不必懼怕味精,她用的是「mei jing」。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劉致新 權威的紅酒評論家、著名品酒家及美食家、《酒經月刊》總編輯,喜歡飲食和學習古老飲食文化。
欄名: 醉飽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