鱁鮧和魚腸

發佈時間: 2019/03/15

鱁鮧和魚腸

看古人食譜,常常半信半疑,不知能否於今天重現。說的是近700年前元朝《飲膳正要》和更早的六世紀中期,距今1500年的《齊民要術》。

有個心願,在河北弄個廚房實驗室,試煮這些經典的食制,且看效果如何!為甚麼要在河北?因為這些經典作者寫的大都是黃河以北的食制,在嶺南很難複製。

本欄去年12月14日,刊出一篇「隆冬臘生魚」(現可在網上重溫),原來朋友真的買了幾條魚試做。上星期到山西試酒,朋友拿出來給我看,魚身甚硬,也沒有異味,問該怎樣吃?我當然打開天書《齊民要術》第八卷脯臘第七十五的「鱧魚脯法」,說先把魚肚劏開,取出魚腸,用醋洗過,形容魚腸味勝「鱁鮧」。

生吃魚腸?我雖嗜吃魚生,也有點忐忑,於是提議不用醋而用山西常見的汾酒泡浸。始終是1500年前了,現在的醋和酒都不同當日,竊以為用酒泡比用醋更佳,因為廣東常吃的蜆蚧也是用酒,甚香。

想不到魚腸真的甚香醇,有點似日本的漬物。如果再加兩滴香港永利威玫瑰露,用些許陳皮絲來拌一下就更好了。我們懷着初吃螃蟹或番茄的大無畏精神試了一小匙,翌日醒來沒有異樣。

醃魚腸是漢武帝發現的美食,他在追逐夷人到海邊時,聞到地下傳來異香,乃命人挖開,找到陶罐內的魚腸醬,一試,味勝宮廷醯醢多矣,便派廚師向土人學習其法。此種魚腸醬後來人稱「鱁鮧」,即逐夷人找到之醬。鱁鮧後來變得多姿多采,有多種味道,鹹的、蜜漬的,南朝宋明帝一食數升,真是好人都食壞,32歲便死了。鹽醃海鮮再發酵有奇香,香港的蝦膏便是好例子,潮州的魚露也是,日本的漬物和朝鮮的泡菜也常加入海產。鹽醃魚腸可以鑽研,變成美食。

朋友高堂擅製焗魚腸,食來有焗禾蟲和黑松露風味。除了珠三角,長三角也喜食魚腸,上海菜的湯卷就是魚腸,禿肺則是魚肝,當年「上海老正興」的名菜。「富臨飯店」除了賣鮑魚,也賣魚腸,除了用雞蛋焗,還可以炒,涼瓜豉汁炒魚腸最惹味。

有趣的是,上海人吃魚腸是湯,廣東則只有焗和炒,無人做魚腸羹,照計魚頭煮湯拆骨加入魚腸、魚肝、陳皮、豆腐煮羹,應甚美味,食時加少許胡椒粉、芫荽拌勻。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劉致新 權威的紅酒評論家、著名品酒家及美食家、《酒經月刊》總編輯,喜歡飲食和學習古老飲食文化。
欄名: 醉飽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