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星嶺上的懸浮建築

發佈時間: 2019/03/22

摩星嶺上的懸浮建築

在戰雲密布的1936至1939年期間,戰爭如箭在弦,與日軍交戰無可避免。駐港英軍急忙在各要塞加建防禦設施,摩星嶺銀禧炮台和相關兵房、軍火庫、塔樓、皇家陸軍工兵橋、白圍牆等便是於此時興建,在二戰時期為港島西邊防禦工作擔當了重要角色。自香港開埠以來,英國已派遣皇家陸軍工兵團(Royal Engineers Mess)往香港,部分更曾經在二戰期間於摩星嶺屯駐。經歷沉痛戰火洗禮後,該歷史遺址曾經成為難民臨時收容所。時光荏苒,這群被稱為「白屋」的歷史建築,經歷滄海桑田、80載歲月沉澱後,至2010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2018年,這群歷史遺址華麗轉身,成為糅合自然地景和生態樹林的芝加哥大學亞洲區旗艦校園。由設計西九戲曲中心的加拿大建築團體Revery Architecture(前稱譚秉榮建築事務所)負責,以自然地景為經,以歷史遺迹為緯,活化再造一所自由曲綫的前衞新建築。

建築師為了尊重原有地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及充分顯示新建築重回自然懷抱的思維,刻意用工字鋼混凝土圓柱來支撑新建築,並以「高腳屋」形式依山而建,遠看建築恍如懸浮半空,從而減少妨礙原地生長樹木和生物多樣性的地景,克服崎嶇山勢。從一整列纖幼的結構圓柱,可窺見建築師與工程師在美學與力學之間的一番角力,最終細緻和溫柔地兼顧新舊建築,得以無縫融合。

他們又保留校園中央位置的鳳凰木,由此衍生設計意念︰「知識樹屋」,並以簡練綫條、冷冽色調,構成流動開放的教育和展覽空間,造就與森林共舞、和歷史建築對話的新場所。學習空間布局亦非傳統的校園教育模式,不再以固有方正的班房為基礎,而是鼓勵互相交流、溝通和討論的開放流動空間。正如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所言︰「與自然共存並不意味着僅止於建築性能上的追求,還應擺脫那種自主性強的柏拉圖式幾何形態,轉而追求一種更新的有機性格才對。」

整體建築呈流綫型,沒有生硬的綫條劃分,弧形的玻璃幕牆使室內、外毫無隔閡,一切如此流暢自然,柔和地懷抱舊建築而輕觸大地,讓使用者和參觀群眾能輕鬆自由穿梭於不同時代味道的空間,體驗經歷歲月沉澱的歷史足迹;並可以從多角度與不同方位去細味新舊建築互相尊重、和諧共處的溫暖質感。活化歷史建築不單是保留建築,更要傳承當地、當時的歷史故事和人物,世代相傳。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