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評估

發佈時間: 2019/03/28

教師的評估

有傳媒取得東華三院學校的教職員考績表,列出當中20項評估指標,以A至F六個等級評分。坦白說,20項評估指標算少了,不少學校動輒有50、60項。

這種商界企業的評估模式20年前由當時教育統籌局大力推動,先是制定一系列的評估指標給學校參考,後來更推出外評和自評機制,參考變成必須,先由校監評校長,校長評教師,家長學生持份者評學校,然後又教師互評自評,一發不可收拾。不但沒有改善香港的教育質素,反而使教育生態進一步扭曲。

其實教師每天對着同一批學生,自己教得怎樣,學生學得如何,心裏明白得很。管理層每天對着同一批教職員,工作如何,問題何在,同樣一清二楚。有心的自然會自我檢視不斷改進,即使沒有甚麼評估機制。無心的就算有評估機制也不會自省,而是以掩飾、以卸責、以對評估者吹噓拍馬而應對之。

學校並不是企業,教育並不是營商。在校園內可以量化評估的工作,往往都不是最重要的工作。可以量化評估的成效,也往往是最沒有教育價值的成效。評估的範圍愈大,評估的工具和指標愈精密仔細,教師花在應付評估上的時間就愈多,就愈少空間去做其他更有教育價值的工作。譬如好好和學生相處,聆聽學生的心聲,體會學生的感受;譬如幫助學生消憂解惑,引導學生進步成長。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陳葒 「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前中學校長‧青少年及兒童文學作家
欄名: 道是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