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與無形的痛

發佈時間: 2019/04/03

有形與無形的痛

喪失摯愛,無論是因死亡或者分離,都會帶來極大的傷痛。

親人逝世,我們會以不同方式公開表達哀傷。在喪禮中,親友的出席、陪伴、慰問和關懷,對哀傷者起着治療作用。古時,長輩尊親去世,子女需要守孝一段時間,期間減少人際應酬,以表哀思。禮節的背後,反映失去摯愛者需要治療傷痛,第一︰需要被人認同傷痛;第二,需要人陪伴和關懷;第三,需要時間、空間去消化所失去的。

有形的失,容易被看見;無形的失,容易被忽略。家庭問題,例如父母離婚、濫藥、酗酒、家暴、虐兒等,都屬無形的失。無形的失,苦了家中的孩子。孩子的失落既大且深,卻少為人所知。他們喪失的是父母的關愛和照顧,以及安全和穩定的成長環境。多年前美國一個大型研究,全名「負面童年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簡稱ACE,就把這無形的失落帶來的後遺症呈現出來,ACE目的是探討童年的不幸經驗和成長後的健康關係。結果發現ACE分數愈高,長大後較高機會患上癌症、情緒病、濫藥、酗酒、癡肥、血壓高、心血管疾病等。

何解?兒童的傷痛被忽略,得不到適當的治療,以致滯留於心間,成為隱疾和頑疾。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潘惠玲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