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孝忠
馮孝忠

應用佛學︰中年需喜捨、知足

發佈時間: 2019/04/12

應用佛學︰中年需喜捨、知足

(續上月)當在職場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需要有策略思維,但我們的創意往往會受到學校學過的和工作經驗所籠罩着,禪宗重視的跳脫思維和不受知識所限的智慧,有助於突破固定思路和增強創造力。

設計智能電話改變了人類生活模式的蘋果教主喬布斯,跟隨過日本禪宗注重打坐的曹洞宗之鈴木俊隆禪師學習禪修,他在史丹福大學的著名演說就有把禪融入生活的名句︰「我每天早上看着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後一天,我會想做我今天即將要做的事嗎?而當答案連續很多天是『不』,我便知道我需要做些改變。」

當人生進入中年後期,無論達到或達不到願景都會有新的煩惱和壓力。如在職場和感情上機遇不盡人意,佛陀在《金剛經》教導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放下可能已經是不現實的夢想,有「建設性的半途而廢」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把以後的人生浪費於幻想、妄念,又或者活在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的執念是無意義的。

其實理想及目標都是我們的心制定的,《華嚴經》說︰「一切唯心造。」不妨探討佛學裏的多種調心方法能否疏導負面情緒,嘗試讀經和去一些佛教道場參加禪修或是念佛共修,毋須因為「自慚」而離群獨處,中年開始孤僻會增加腦退化的風險。人生無常,佛學有出世法,亦有世間法,為生活變化導航,成就「正命」和「正業」。

成功達到名利和感情的目標,自然活得快樂和幸福,但同時也會有煩惱,害怕失去現時擁有的,不能接受幸福不是永恒和沒有一個「有常」的「我」,也是一種「求不得」的苦。

隨順自己的因緣,學習不同地演繹佛陀說的「空」、「無我」、「無常」的法門,透過慈悲喜捨,能得到「放下」的智慧和安悅,只要是用心,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關懷別人,都是利己利他的修行;思考如何為其他人解決問題,能增長智慧,布施可以幫我們改善「捨不得」的習性,「慈悲和智慧一定是感性與理性的融合,用慈悲和智慧感化自己,才能用行動感動別人。」前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這樣說。(待續)

(本欄每月首周五刊登)

撰文: 馮孝忠 太平紳士,現任恒基兆業首席財務總監,並擔任多項公職。佛教徒,專修淨土法門。
欄名: 在世佛學,如此,如是